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罕见又和谐!云南龙陵首次拍到两种保护动物“同框”生活画面

时间:2022-11-1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在回收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意外发现白鹇和赤麂“同框”生活的罕见画面。

在视频画面中,一只赤麂躺在林中绿地上,或不停地舔理身上毛发,或用脚挠痒痒,或蠕动着嘴反刍食物,正在阳光下享受着午后惬意的时光……然而这时几只白鹇也来凑热闹,它们时而探头探脑,用好奇的目光观察着赤麂这个“大块头”的一举一动,时而迈着轻盈的脚步,在赤麂身边悠然自得地信步而行,时而站立在赤麂身旁,似乎在为相处多年的“邻居”站岗放哨……整个画面意境洋溢着一种温馨、和谐、自然的生活气息。

据有关资料介绍,被比喻为“林中仙子”的白鹇,也叫银鸡、银雉、白雉等,隶属鸡形目雉科鹇属,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常结对或成群出行,生性机警、胆小。常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较为常见,亦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内。主要以栗果、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和苔藓等为食,也吃昆虫。赤麂也称红麂、南红麂、吠鹿等,隶属偶蹄目鹿科麂属,是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其喜欢单独活动,生性胆小,一旦受惊立即狂奔逃遁,并发出短促宏亮的吠叫声,故又名吠鹿。常出没在山地、丘陵地区灌丛和低海拔阔叶林、草丛等地,以植物嫩枝、叶、花、果实等为食。

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技术人员冯思勤介绍,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加强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南热带植物园、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质量、种群变化等情况的监测力度。目前已布设了红外相机监测点是40多处,像这样拍到白鹇和赤麂“同框出镜”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正高级工程师邓晓保说:“白鹇和赤麂分属于鸟兽两个不同类群,在画面它们彼此之间不发生冲突,并能和谐相处。特别是在同一个食物源场所以外的小生境里,监测到两种不同类群的野生动物‘和睦相处’的场景并不多见。同时,既说明这里的食源充足,两种不同属种的动物无需因争夺食物而发生争斗,也反映出当地的保护成效明显,生态系统多样性质量和稳定性在持续提升,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生存、繁衍和栖息。”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