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来源:中国环境APP
11月,整个重庆似乎都进入了缓行模式,抗疫是这座英雄城市最重要的工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干部职工主动下沉一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积极指导小区医废处置,协助社区搬运物资,用“生态蓝”守护群众生命的“健康绿”。
“大家做核酸的时候,要保持距离哦!”
“请居民朋友提前把渝康码点开,谢谢。”
......
11月21日下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以下简称两江分局)的赵红静正在大竹林街道紫竹苑社区进行核酸信息录入。身穿防护服的她,一边录入居民信息,一边叮嘱大家保持距离。
本轮疫情发生后,身为共产党员的赵红静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直接在工作单位住了下来。丈夫是军人,孩子也懂事,“我当志愿者没有什么牵挂!”赵红静向记者表示,但其实,她更希望的是出一份力,让这座她爱的城市快点好起来,运转正常,作为党员,她站了出来。
从11月10日至今,赵红静一直在社区支援,主要负责核酸信息录入及秩序维护等工作,但她在意的工作,却不止这些。
赵红静正在录入信息。重庆两江分局供图
“现在疫情形势严重,核酸采样点的安全很重要,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事实上,赵红静大学是读的医学专业,对卫生工作比较熟悉。
几乎每天,她都对自己所在的采样点开启了“找茬“模式”——“排队区应该多加几次消杀”“居民信息登记区应有专人负责”“不要在污染区摘口罩”......
在她的建议和社区的努力下,采样点的秩序愈发良好,居民们排队做核酸时的情绪也逐步平稳。
其实,在两江分局,像赵红静一样下沉一线的干部职工还有很多,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担当。
“叮叮叮....叮叮叮.....”“喂,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在康美街道康庄美地一社区,当大部分人进入梦乡时,吴秋成的工作又开启了。
作为两江分局年龄最小的青年干部,“95后”的吴秋成主要负责凌晨00:00—08:00接听群众的电话,解答群众的疑问,受理群众的投诉。
吴秋成告诉记者,“平时共作时也要通宵接听群众的投诉电话,还要去现场处理投诉,所以现在的工作干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吴秋成接听群众热线。
除了年轻干部,老党员在本轮疫情中也第一时间站了出来。51岁的孙玉平有着近30年党龄,作为老党员的他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此次下沉社区,是他今年以来第4次主动“请缨”参与防疫工作。
孙玉平在社区支援工作。
为支援大竹林街道紫竹苑社区,居住在南岸区的他放弃回家,直接住在了单位,以单位为家、“两点一线”在社区当志愿者。“我们还能使上力,还能发点热。”孙玉平说,事情无大小,担当更重要。
如今,两江分局共有30余名干部职工下沉街道,参与医废处置、核酸检测、物资运送、接听热线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