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来源:中国环境APP
今年10月,在江西新余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冲上了全国热搜榜,这是近几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白颈长尾雉的身影;在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黄坑村,不计其数的黑翅长脚鹬等鸟类自由栖息觅食,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紧邻新余市鹄山镇桐村民居的树林间,数不胜数的白鹭筑巢嬉戏,与村庄民舍相映成趣……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新余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3个地表水断面中有8个全部达到Ⅱ类;PM2.5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6.3%。
这一幕幕生态画卷和一串串生态数据与新余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
专设机构,做好工作机制“统筹局”
“揭牌仪式开始!”随着新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华磊的一声令下,遮住“新余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牌匾的红绸带缓缓落下,办公大楼门前响起雷鸣般掌声,这标志着新余市首个专业环境应急机构正式成立。
自成立起,新余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就锚定防止辖区内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为目标,紧盯行业安全风险,审时度势编制《新余市生态环境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新余市狮子口水库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新余市全市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及市生态环境饮用水水源、大气、核辐射3个专项事故应急预案,积极借鉴和推广“南阳实践”经验做法,编修新余市孔目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一河一策一图”风险评估方案,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佳话照进了现实。
同时,新余市还精心指导辖区重点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2年全市新增和重新修订应急预案备案企业122家。“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给我们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有了这份预案,我们的生产也更有方向和底气了。”分宜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陈军说。
应急管理的关键在于全员参与,为此,新余市持续构建全员参与的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全面部署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员值守工作,做到全员行动、全时段守护,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作为一类应急值班单位,我们严格按照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制定并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的应急值班制度,单位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通畅,值班负责人和值班人员24小时坚持在岗,实现无缝对接值守。另外,每周安排一组工作人员24小时应急巡查,处理各类临时发现的环境污染隐患。”新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应急管理分管副支队长张小波介绍说。
聚焦重点,用好风险排查“关键招”
“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把事先该做的功夫做足,日常的风险排查至关重要。我们要时刻盯紧盯牢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查漏洞,找隐患。”新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李苏昆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会上表示。
2022年初,新余市制定印发了《2022年新余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原则,持续建立和更新生态环境领域风险排查清单,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涉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核辐射等重点领域,产废企业、重要环保设施企业等重点企业入手,定期对辖区内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进行排查。
截至目前,新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结合日常检查与大排查,出动执法人员614人(次),共检查企业185家,危险废物重点产废单位18家;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领域,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检查涉源单位17家,涉射线装置单位56家,核实全部在用的放射源133枚。
“江西雅保锂业有限公司化学品液氨储罐区发生泄漏,已安排现场进行紧急处置,但可能影响周边水质安全,已立即增派市级应急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应急调查、处置,建议启动《新余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请指示!”
早上9时许,接到新余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广的电话汇报,新余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黄华磊斩钉截铁道:“立即启动《新余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在应急救援现场,监测组对公司雨水排口和事故池进行连续监测,并持续报告污染动态;调查组实地勘察雨水排放口周边环境;专家技术组会同调查组、监测组,根据监测结果、污染程度和周边环境情况提出应急处置建议;指挥部要求现场组立即制定事件处置措施和消除污染方案。
在各小组的密切配合下,现场恢复正常,监测结果显示水质满足要求,新余市生态环境局化学品泄漏污染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也圆满结束。
为了检验各类应急预案的适用性,新余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县(区)生态环境局组织类似市级应急演练4次,督促辖区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每年至少开展环境应急演练1次,组织各类应急专项培训20次,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稳步提升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强强联动,出好能力建设“组合拳”
“今年我们与企业签订了两份协议,这是建立在政企合作、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也是我们积极摸索出的一种创新举措,可以整合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合力,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及时到位,迅速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新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李苏昆说。
李苏昆所说的协议就包括了专职环境救援协议,这是新余为了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联动合作,与社会第三方新余市蓝天救援队和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消防救援队签订的专职环境救援协议,通过联动,充分发挥双方人才、专业、资源等优势特长,形成响应迅速、协调有序、优势互补、处置完备的应急救援体系,这一协议的签订也为新余人民合力构筑应急救援与生态环境安全的“铜墙壁垒”。
“这一协议的签订不仅是对我们公司环境应急工作的认可和应急救援队伍的肯定,更赋予了我们保护一方安全的神圣责任,我们将全心全意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环部科长温花平激动地说。
同时,新余市生态环境局还与新余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有限公司分别了签订物资代储协议,建立应急物资共享合作机制,协议明确了应急物资归属、应急物资调遣、应急物资补给等问题,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代储企业接到指令后,可以第一时间调度和运送应急物资到事故现场,实现应急物资可随时调用,全力保障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为保障物资储备链的完整性,新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根据应急物资种类,指派专人定期核查应急物资明细,要求定期更换过期物资,并根据需求适时进行补给。
“我们应急人有句俗话:‘宁做无用功,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做‘无用功’。我们希望做的工作将来不会有用武之地,这样才算把好了应急管理这道关,守住了应急管理这个岗,真正将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做实。”看着近几年来新余未发生任何一起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数据,新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应急中心主任付余平衷心说道。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