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让余量食品发挥余热,一举多得

时间:2022-12-04    来源:人民网   

“买得多吃得少”“卖不完等着过期”……随着国内食品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零售端食物浪费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零售企业开展余量食物捐赠实践指南》,鼓励零售企业将临期食品等余量食物进行捐赠,此举有利于引导连锁企业减少食物浪费,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值得点赞。

长期以来,全球食物供需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指出,约占全世界总人口40%的人(30亿人)无法得到健康饮食。另一方面,则是食品浪费触目惊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食物损失和食物浪费9.3亿吨。在我国,据有关专家不完全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食品总量至少能养活3亿人。

以食品零售行业为例。超市等店铺每天都会有一些食物被替换下架,可能是没及时卖出的蔬菜水果,可能是临期产品,或是“卖相不好”的产品等,因为达不到售卖的品质标准,只能作“丢弃报损”处理。经常有人质疑,这些食物为什么不能捐出去?当然可以捐。然而,捐给谁?怎么捐?如何保证安全和捐赠过程的公开透明?这些都是一长串有待拉直的问号。

据了解,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发达国家已经有了食物银行的实践。在我国,不少企业也一直在探索、尝试通过余量食物捐赠这种形式来减少浪费,服务有需要的人群。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沃尔玛中国已捐出总价值近378万元的余量食物,惠及超过15万人次;南京等地开张了必胜客餐厅“食物驿站”,不定期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余量食物;好特卖通过天府社区食物银行捐赠平台的优势,将过剩资源免费援助给有需要的广大群众;肯德基餐厅门口贴有“余量食物领取站”字样的冰箱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如今,乘着《反食品浪费法》的东风,和各界发力落实“双碳”政策,余量食物捐赠迎来发展新机遇。

此次发布的《零售企业开展余量食物捐赠实践指南》系行业首部。首先圈出定义:余量食物是指零售企业因故未售出且可食用、无食用安全问题的食物。其次明确捐赠路径:捐赠企业在识别经营范围内余量食物中的可捐赠食物后,可委托第三方公益机构,以固定频次将余量食物分发至匹配的受捐赠机构(接收方);或通过实体经营门店、货仓,对经营范围内的可捐赠食物进行识别和整理后,直接分发至接收方。

此外,提出协会与食品经营企业一道,通过发布共识倡议、开展行业调研、分享企业最佳案例、编写报告及指南工具等工作,促进减少食品浪费工作展开和深化。此举为零售企业在余量食物捐赠流程标准化方面提供了参考,也为相关方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具包,必将推动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这一行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及全社会关注粮食节约,减少食品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理应倍加珍惜。何况,食物的全生命周期会产生大量碳排放,若被浪费丢弃,末端处理过程还会加剧环境负担。让余量食品发挥余热,向需要帮助的人传递温暖,正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