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为何设立保护条例?

时间:2022-12-05    来源:中国环境报   

12月2日,据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保护“一江碧水”自然生态,守护千年传承的特色酿造工艺

为何单独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设立保护条例,原因是赤水河流域是最适宜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区域和最优质空间。近年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不断集聚,出现了环境负载加重、布局规划不合理、产业发展不规范、污染整治力度不够等问题,对酱香型白酒酿造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条例》立足在保护“一江碧水”自然生态与守护千年传承的特色酿造工艺中,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注重把握生态环境与生产环境的关系,生产环境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与中小企业均衡发展的关系,并作出了相应制度安排和设计。

《条例》以产区生产环境保护为核心,进一步规范生产环境全流域保护。明确了产区的概念和范围,建立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负责的责任落实体系,规定产区内取水用水监管,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完善废水收集处理等制度。

白酒企业违法建设、破坏生态问题时有发生

赤水河流域内有数千个白酒品牌,被称为“美酒河”。水是酒的魂。经过生态治理,赤水河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但是赤水河流经遵义市茅台镇的 11条支流中,有4条水质为劣V类。

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督察指出,贵州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违法建设、破坏生态问题时有发生,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仁怀市执行相关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不严,限制发展区和规范发展区违法用地、未批先建等问题突出。金酱酒业公司2020年以来两次因违法占用林地被查处,部分山体和林地被破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4月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仁怀市废水管网建设不完善,集中式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白酒蒸馏时使用的冷却水,除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按要求建设冷却水循环处理系统外,大多数白酒企业因陋就简,在屋顶、厂区等修建简易冷却水池,达不到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导致高温、高污染浓度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外环境。

打响赤水河的“生态保卫战”

建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将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进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多次出台关于“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构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2021年5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条例》涉及规划与管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和传承等八个方面,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为进一步保护酱香酒核心产区的生态环境, 2022年4月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贵州省深化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批复。深化白酒行业污染治理,建设白酒污染综合治理体系等是该行动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政策法规的频频出台对地方白酒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积极影响,截至目前,仁怀通过综合治理,已关停白酒企业622家,改造提升799家。通过改造提升和兼并重组,到2025年,计划培育规上企业200家以上。

作为赤水河流域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茅台从2014年起,每年出资5000万元作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促进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兑现了保护赤水河的承诺。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