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原创评论:从衰到兴,卢沟晓月之美,美在生态之美

时间:2022-12-11    来源:中国环境APP   

古时,卢沟桥畔,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五更鸡唱,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映水中,格外明媚皎洁。金朝章宗皇帝巡视永定河时,被眼前美景所陶醉,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卢沟晓月”。如今,卢沟晓月家喻户晓、闻名于世,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于月光之中。

从金章宗公元1189年写下“卢沟晓月”,到今天已有833年的历史,但遗憾的是“卢沟晓月”这一美景,却有20多年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究其原因,是因为这20多年卢沟桥下没水了、干涸了,河床成了风沙源,卢沟桥上常常黄沙漫天,“卢沟晓月”被淹没于灰蒙蒙的风沙之中。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美破坏了,所以“卢沟晓月”之美也就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开发山林,植被破坏,永定河上游来水不断减少;由于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用水量增大,加之工业生活废水和废弃物无序排放,河道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致使永定河丰台段断流了。

痛定思痛,为了重现“卢沟晓月”,丰台区打响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清运堆集在河道上的4.8万立方米生活和建筑垃圾,向河道回填淤泥7.7万立方米;通过植树种草,在沿岸恢复植被2000多亩,在河道上建成了一道防风固沙的绿色生态走廊;对卢沟桥周边地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进行系统改造,收集污水,集中处理等等。通过多年整治和生态修复,在卢沟桥周边逐渐形成了园博湖、宛平湖和晓月湖等大大小小湖泊29个。经过岸上绿化、河道补水,卢沟桥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2008年5月,丰台区启动永定河引水和蓄水工程,7月20日,干涸了20多年的永定河丰台段全线通水。卢沟桥下有水了,水波映月,“卢沟晓月”这一美景在2008年中秋佳节期间成功重现。有了清清河水,随着自然生态环境之美的恢复,“卢沟晓月”之美又焕发出往日的勃勃生机。

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丰台区把“卢沟晓月”之美,转化为发展之美、社会之美,用好“卢沟晓月”这块金字招牌,造福于民,服务于社会,让“卢沟晓月”越来越美。通过优化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如,2019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旅游收入660万元。深挖卢沟桥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建设“红+绿”教育基地,接待来自社会各界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等,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卢沟晓月”从有到无,从衰到兴,充分证明,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保护好卢沟桥的自然生态之美,才能留住“卢沟晓月”之美。“卢沟晓月”之美就是生态之美,“卢沟晓月”之美,也美在生态之美。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