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来源:中国环境APP
陕西省安康市是我国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是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核心区,近年来,安康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居陕西省前列,大气环境质量更是连续两年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面对成绩,安康市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自加压力,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再升级。
“五项”机制创新污染治理模式
“焚烧秸秆坏处多,新闻喇叭天天说;黑黑的烟子浓浓的雾,影响汽车上高速;高速关闭收费站,飞机航线看不见……”
前段时间,一段“土味”秸秆禁烧宣传短视频在安康市汉滨区江北街道长征村的工作群里火了。长征村现在是安康市汉滨区秸秆禁烧工作的先进村,但在前些年,随意焚烧秸秆却时有发生。
“我们村是城乡结合部,靠近火车站边,原来一到夏秋两季,秸秆焚烧很严重。前年有一次,在火车附近,有村民烧秸秆,杂物太多,当时秸秆没干,烟太大了,竟迫使火车停运。”长征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山回忆。
这次事件的深刻教训与随后安康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纵深推进,让李忠山意识到,秸秆不能再露天焚烧了。
为了治理秸秆露天焚烧乱象,长征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和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红袖章巡逻队,入户到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巡逻。记者获悉,长征村的秸秆禁烧工作之所以成效明显,还得益于一个被称作“吹哨报到”的创新机制。一旦发现火情,每个村民都可以上报。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德朝说:“‘吹哨报到’机制就是由镇、村工作在一线的干部,一线的群众发现问题后,拨打公布的各职能部门联系电话进行电话举报,还可以微信举报。这样便于有权执法的部门第一时间掌握违法行为、线索,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查处。”
在李德朝看来,“吹哨报到”机制的好处在于破解了“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打通了基层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
为了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安康市创新性地建立了“五项”机制。除了“吹哨报到”机制,还包括宣传教育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督察督办机制、线索移交机制。
“宣传教育机制破解‘思想认识不深刻、政策法规不知晓’的问题,信息反馈机制破解‘整治任务压不实、责任落实层递减’的问题,督察督办机制破解‘吹哨报到不及时、问题整改不彻底’的问题,线索移交机制破解‘履职尽责不到位、担当作为不主动’的问题。”李德朝说。
如今再到收获季节,在长征村已很难见到秸秆露天焚烧现象了。
提标升级,提升城市“气”质
三年前,一次空气质量严重下滑,被中省相关部门督办、约谈的经历,让安康市更加坚定了走生态立市的道路,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康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聚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目标,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安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浩接受采访时说。
安康市上到决策机构,下到基层管理部门,凝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污染治理“五项”机制的建立正是安康市的众多努力之一。此外,一项从今年6月开始,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活动,是这个城市提升环境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
“今年6月我们召开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工作动员大会之后,坚持对落实情况每两周调度一次,目前已经调度了9次,累计通报曝光问题116个,整改完成86个,正在整改是16个,对整改不彻底、出现反弹的11个问题线索,移交纪委监委调查处理。”王浩说。
王浩表示,此前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干部和企业对生态环境有优越感,不少人认为生态环保管松一点不会有大问题。还有人担心生态环保的严格要求会对地方发展和完成上级考核任务会有影响。
王浩认为,面对这种思想懈怠的情况,组织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第一个是消除基层顾虑,在全市进一步树立勇争第一、敢当第一的目标导向;第二个是消除一些人对安康生态环境的盲目自信,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的思想;第三是希望通过开展提标升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深入查找发现并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通过一轮一轮的调度、通报,对重视不够的严肃问责,倒逼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紧盯重点污染,完善监测网络等一系列措施,安康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今年1—9月,安康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62天,优良率96%,排名陕西第一。
严控水质,守护南水北调安全
月河发源于安康市汉阴县凤凰山,是汉江的一级支流。前些年,由于河道沿岸污水直排,垃圾堆积与沿线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因此造成境内月河水质下降严重,数个断面的污染因子均不同程度超标。
为了改善月河水质,汉阴县通过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三化联动”,健全村、镇污水处理体系,健全月河村级污口整治体系等措施,强力推动月河流域水质提升工作。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邹涛说:“县政府统筹资金5000余万元,启动建设月河沿线排放口污水收集整治项目,新建污水管网35公里,将月河沿线115个排放口全部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严控污水进入月河。”
在健全城镇污水处理体系方面,汉阴县拿出2.9亿元,建成县、镇级污水处理厂8座,使得全县污水日处理能力提高到2.8万吨,实现县域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为了实时掌握月河水质,汉阴县又对包括镇级出境断面的月河实行常态化监测。
通过持续发力,2021年,月河汉阴段两个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全面提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月河水质提升只是安康市改善水环境的一个缩影。在水环境监测上,安康市也持续发力。在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运用互联网,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区域水环境质量的实时监管与预警。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企业的在线监测数据,群众的投诉举报问题,一旦发现问题,我们第一时间通知环境监察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预警科负责人薛皓说。
今年1—9月,安康全市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陕西第一。
补齐短板,硫铁矿污染治理有序推进
在注重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安康市对废弃硫铁矿及流域重金属的污染治理也没有放松。
白河县废弃硫铁矿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一度创造可观经济财富的同时,由于粗放开采,也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磺水横流,臭味刺鼻,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为了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在国家、陕西省、安康市支持下,白河县将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列为全县生态环保的头号工程,全力推进。
桂花村硫铁矿二工区废石贮存场作为白河县硫铁矿污染治理废渣集中填埋地,是影响治理工程全面推进的控制性工程,近日,记者在这个村子见到了正在紧张建设的白河县废弃硫铁矿废石贮存场。
安康市白河县硫铁办副主任王纪国说:“整个贮存场设计是120万立方米废渣,目前初级坝已完成,原计划12月底前堆渣,现在有望提前。”
为了防治渗滤液外漏,王纪国介绍,贮存场采取了三层防渗技术,同时引入最新科技,最大程度减少渗滤液产生,并同步修建管网与渗滤液处理厂,保证溢流渗滤液达标处理排放。
此外,布袋沟25个矿硐封堵通过验收,和尚庙29个矿硐完成封堵,累计清运废渣17.3万立方米,生态修复1.2万平方米。蒿坪河流域污染治理规划修编和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进展顺利;4个续建治理工程和2个酸性废水应急实验工程建成投用;陈家沟综合治理项目勘察和施工设计加快推进,堰沟河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目前已竣工并完成覆绿。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目前也在深入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涉及安康市的10个问题,已印发整改方案,按计划加快实施,第二轮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34个问题,整改完成25个,按时序推进9个。
通过打出环境污染治理“组合拳”,安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预计到今年年底,安康市将再一次入围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之列。当前,全市38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地安全。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全面开展,镇坪、汉阴、宁陕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进入实地核查验收阶段。
“下一步,安康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切实守护好秦巴山,保护好汉江水,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王浩如是说。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