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来源:中国环境
初冬时节一天下午,十堰市郧阳区汉江边,寒风刺骨;一名身着红马甲的年轻男子,娴熟地驾驶着一辆电动轮椅车“走走停停”,不时用夹子吃力地夹起地上零星的白色垃圾,然后放进斜挂在轮椅一侧的垃圾袋中。
这名男子名叫杨进举,今年43岁,是十堰市郧阳小草义工协会的一名成员。近3年来,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经常身着红马甲来到汉江边,自发记录汉江水文环境情况、捡拾白色垃圾、开展生态文明劝导等活动。
杨进举说,经常来汉江边转转,既能欣赏汉江清澈如碧的美景,又能为守护汉江尽些绵薄之力,我感到很开心。
记者了解到,位于丹江口水库中上游的小城郧阳,汉江经过这里形成一个大大的“C”形。这些年来,郧阳区坚持治水、护水、兴水,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江边的这一大片沙滩,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和其他人一样,杨进举原本有一个健全的身体。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1998年,正在读书的杨进举不幸遭遇一场车祸,致使他下身残疾,行走不便。为此,他不得不辍学在家。美好的青春年华突生重大人生变故,一度使他的心情冷到冰点。
生活还得要继续。政府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给他办了低保;他勤劳能干,又跟着父亲学养蜂,这才勉强维持生计。为方便出行,他还专门添置了一辆电动轮椅车。
数年前一天上午,杨进举心情有些郁闷,就驾着电动轮椅车到汉江边网红打卡地散心。突然,一群红马甲跃入眼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人人一手持小铁钳,一手拿垃圾袋,沿着汉江畔边走边捡拾垃圾。
近了,这些红马甲上“郧阳小草义工”标识格外引人注目,杨进举这才知道,他们是郧阳小草义工协会在汉江边开展环保公益活动。
经仔细询问得到,郧阳小草义工协会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他们经常深入汉江边开展公益活动:春秋季汉江边美景如画,游人如织,他们就重点到江边开展文明劝导与捡拾垃圾活动;夏季气温高,有些人想到汉江河里游泳,他们就到江边巡河,重点向人们宣传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讲述防溺水的重要性;冬季汉江边风大,一些垃圾被风吹落江边,他们就重点在江边捡拾垃圾等。
受到小草义工协会志愿者无私守护汉江之举的感染,杨进举当机立断:“我也要加入郧阳小草义工协会,和大家一起巡河护水!”
杨进举是一名残疾人,行动不便,大家纷纷婉言相劝。杨进举说:“你们莫看我残疾了,但我也有一颗为大家服务的热心,我是残疾人,虽做不了大事,但绝不会拖大家后腿,我有的是时间来巡河,我可以帮忙监督、帮忙喊人、帮忙宣传……”
经软磨硬泡,加上受他的真诚热心感动,郧阳小草义工协会最终通过了他的申请。
从此,杨进举经常驾着电动轮椅车、穿着青色的夹克,外面套着一件红马甲,沿汉江边巡逻,乐此不疲。
一次,杨进举在汉江边捡拾垃圾,突然看到旁边一个男子抽完烟后把烟头随意地丢在沙滩上,踩了一脚就准备离开。
“这位大哥,这里不能扔烟头!请您把烟头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杨进举快速上前,挡在那个男子的面前。那男人不情不愿转过身来,捡起烟头,嘴里嘟囔着:“这么大的江滩,扔个烟头坏啥事嘛!”
轮椅上的杨进举笑了,却严肃地说:“可别小看这烟头,被冲到江水里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水质影响很大。我们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如果大家你扔一个,他扔一个,还能保证‘一江清水向北流’。”
扔烟头的男子听了,讪讪地说:“以后不扔了。”说完,逃也似的走开了。
据一位经常在汉江边走路分健身的老大爷介绍:“每次来汉江边都能看到杨进举,是郧阳小草义工协会的志愿者,是咱们汉江的‘民间河长’。他为了保护这里的环境可认真负责了。”
近三年来,杨进举一把轮椅、一部手机、一把铁钳,默默坚守在汉江边,全力守护着一江碧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安全贡献力量。
点点善举,凝聚大爱。如今,汉江郧阳段巡河护水行动成为郧阳人日常行动。2020年,郧阳小草义工协会被评为“湖北省民间河湖长示范团队”。因长期坚持巡河护水,杨进举也连续多年被郧阳小草义工协会评为“优秀会员。”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