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国际政要:感谢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的努力

时间:2022-12-21    来源:央视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球行动倡议——2022全球发展在行动”特别节目12月20日进入最后一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官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总干事、哥伦比亚环境部副部长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及政要共同讨论了解决气候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推动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谈到了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并呼吁有能力的国家为能源贫困的国家提供援助和融资投资机会。安诺生表示,世界各国需要以零排放为基础创造可再生能源,比如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安诺生称,极端天气在世界各地频发,全球需要一致行动,互相协助,以更快的速度实现零排放承诺。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总干事马克·兰博蒂尼对受邀参与“全球行动倡议”表达了感谢,他表示,通过学者、创新人士、企业家和活动人士的积极参与,相信本次活动将收获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意见。兰博蒂尼称,人类活动目前对于地球的影响是可怕的,生态系统正遭到严重的破坏,地球也正在进入出现生命以来的40至50亿年里第六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他表示,人们需要意识到重新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紧迫性,因为这不仅是出于道德责任,也是对全球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福祉负责。

兰博蒂尼表示,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其他机构正在支持一个全球性目标,即在2030年之前,停止或逆转自然损失,实现自然向好,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与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全球气候目标一起,代表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方针。他表示,大自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以及对水安全、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作用都至关重要,只有全世界所有政府、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都齐心协力,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全世界积极向好的目标。

哥伦比亚环境部副部长桑德拉·维拉迪表示,各国政府应当采取行动阻止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重新思考保护自然环境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维拉迪提出,“循环经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政策概念,哥伦比亚作为一个30%的领土都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正着重关注与水资源管理及湿地保护相关的政策。维拉迪感谢并祝贺主持《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COP15)的中国为所有国家所作的努力,并表示哥伦比亚正与中国合作,讨论加速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计划和行动。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行秘书安德烈娅·梅萨·穆里略曾担任哥斯达黎加环境部长。她表示,可持续发展对于她来说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人们在这种新模式下以尊重地球承受边界的方式生产和消费。

穆里略称,健康的经济和社会需要健康的土地和生态系统,目前土地退化异常严重,如果不在2050年之前实施系统变革,将导致相当于南美面积的土地退化。她以哥斯达黎加通过新法规和政策遏止森林退化、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成功事例举例,阐述了土地恢复的高收益和回报,并表示,为实现净零和自然向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们需要团结一致,保护、管理恢复自然系统。

匈牙利外交部长彼得·西雅尔多表示,全球正面临着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需要以务实的方式加快绿色转型,环境保护和经济竞争力必须齐头并进。他特别提到了核电的利用,认为人们对于核电不应抱有歧视,因为核电的开发利用也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方式之一。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小组主席阿米娜·穆罕默德表示,目前联合国设置的到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17个,只要全球领导人和人民在2030年之前坚持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坚决进行投资、不言失败、继续努力,到2030年,全球需要完成的目标就可能会降到10个,或者8个。

崇高研究所(Sublime Institute)的管理合伙人罗尼·哈马德在参加本期节目的线上讨论时表示,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应当以牺牲其他人为代价,如果为了经济发展耗尽了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那么对经济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是决策者思考经济增长的一个机会。他表示,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提供了成功的案例,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风能以及四分之一的太阳能开发利用在中国进行,从清洁能源技术和过渡进程来看,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美国中东研究所气候和水资源项目主任默罕默德·马赫穆德在节目中表示,在经济和气候问题之间寻找平衡确实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尤其是目前世界各国正面临着飙升的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但是全球也处于保护地球、解决气候危机的潜在临界点,如果不重视气候危机,保护自然资源,人们将面临更危险的状况。因此两相比较之下,牺牲一定的经济发展可能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