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6 来源:中国环境APP
“青山碧水新湖南”文学征文,是湖南文学第一次高规格大规模聚焦环境生态的主题创作活动。参与作者众多、体裁形式多样,持续时间跨年,精品力作迭出,影响广泛深远。作家沈念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报告文学《大湖消息》,成为代表性作品。湖南生态文学的自信自强、历史主动在全国环境生态领域和自然生态文学范围,都引起关注、获得好评。文学评论适时跟进,专题对作家作品,地域特色和发展走向,给以理性的分析研判。创作与评论正向互动,必将推进湖南生态文学走在前面,必将增强人们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站在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生态文学将有怎样的思考和行动。
生态文明历史性变化为生态文学提供了丰富多彩题材。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确,十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绿色奇迹。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位当代作家都见证感受的变化。既有活生生的案例和故事,比如云南的大象,西北的朱鹮,洞庭湖江豚的久别归来;也有可比较的指标数据,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森林覆盖率增长;还有世界公认的排位,如人工造林面积,如双碳达标进度;更有中国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普遍觉悟,广泛参与、有效行动。
身处长江中游、大湖之南、我们也切身感受湖南生态之变、环境之美。从当初对久违的蓝天白云惊奇喜悦争相刷屏,到今天习以为常的自然而然。这是湖南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守护好一江碧水,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的成功实践。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系统梳理了这十年的描绘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新闻总是走在文学的前面。我们需要以历史的主动跟进,需要像讴歌脱贫攻坚那样的热情投入,需要有不负青山、不负人民的责任,拿出有数量、有质量,影响当代又传之久远的作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学指明了前进方向。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生态文学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五位一体”领会生态文明战略位置和发展理念,把握生态文学历史方位。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来重视和关切生态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从“十个坚持”把握生态文学创作重点。即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观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用最严格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是当下生态文学的主要对象和思路。
从“两个结合”理解中国优秀生态文化,吸取生态文学创作方法。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累形成的自然观、生态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予的思想智慧,留下的经典作品,诞生了伟大的作家,如屈原、李白、王维、陶渊明、徐霞客,这是当代生态文学是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源泉。
从“人民至上”感应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激发创作热情。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生态文学呼应人民、服务人民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为生态文学开辟了广阔道路。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向中国式现代化迈进,这是激动人心的新征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个内在的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未来十五年、未来三十年,中国生态文明的路将这样展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生态文学提供了独特的选题方向和内容宝库。比如绿色消费,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长江十年禁渔等,都值得跟踪、体验。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独有特色。作为反映生态文明的文学,一样会体现共性又彰显个性。在追踪生态环境进步中,形成生态文学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
以主动进取开创中国生态文学的黄金时代。国运兴文运兴。新时代十年来,生态文学跟随生态文明的进步,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成长了一大批知名的作家,开展了一系列专门的评奖。但是向世界讲好美丽中国的故事,向人民传播生态文明的风尚,依然任重道远。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曾形成了本国自然文学、生态文学的流派、诞生了经典的生态文学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今天中国环境生态变化,壮丽秀美风貌,为中国生态文学的黄金时代奠定了最真实的基础,需要并且呼唤生态文学的繁荣。
展现山河之美,为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立传。我们已有长江传、黄河传,海南岛传。其实,祖国大地上每一条大江大河都应当为之立传,每一座山峰峡谷、每一个湖泊、每一片草原森林,都期待着文学的书写,展示其亘古至今的传奇(为自然之美的延续和升华而写作)。
礼赞生态之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历史性变革著史。中国生态之变,自然环境之美,可以从中华民族生态发展史上找参照,可以从当今世界生态文明进程作比较,必然发现超出时间与空间的结论。
颂扬真理之力,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诗。正因为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超人勇气,诞生了中国化的自然辩证法,超越自然为中心或以人类为中心的争议与偏颇,改变了沿袭较长的靠山吃山、围湖造田的发展观,使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和谐,在大地上绘出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塑造奋斗之姿,为创造奉献的生态环境工作者写真。河长、林长、田长等新的职位、新的职责,都有新的内涵、新的经历、新的故事。洞庭湖的一大批生态志愿者,祁阳的红土壤野外台站,青山顶山的护林员,都有吸引人、感染人的好故事、新形象。
创造中国生态文学的黄金时代,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期待生态环境、农业林业、国土水利部门支持,提供采访、体验、创作、交流的条件;期待出版社、报刊、网络关注,开辟更多出版、发表、传播平台;期待文联、作协更加主动积极介入生态文学方向,发现、培养、培训作家,组织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给力、助阵,为生态文学的流派、样式、风格、作家、作品提供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分析与评价。
当代中国山河壮丽,锦绣潇湘迷人故乡。这十年,我们已经诞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我们已经证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辩证逻辑,我们有理由以历史主动精神,开创生态文学的黄金时代。
(作者蒋祖烜: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