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建设和美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

时间:2023-01-14    来源:人民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共同期盼。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能让农村落后、让农民掉队。近年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还要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未来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只有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不懈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才能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宜居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得到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全国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有卫生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超过90%;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越来越多农村实现水源净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能源清洁化、人居环境美化。但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相比仍有差距。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建起了外观亮丽的现代民居,却也让一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凋零;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这启示我们,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紧盯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也需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一过程离不开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方式方法创新,持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既要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也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乡村建设不可能一种模式打天下,必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争取在全国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并强调创建过程中要遵循示范引领、分级创建、尊重规律、注重实效、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立足资源禀赋、注重乡土味道,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也是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是广大农民富裕富足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是治理有序充满活力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乡村。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中,这个承载着亿万农民和14亿多人民期待的美好愿景,正踏着坚定的步履向我们阔步走来。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