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清风谈:岁末年初逢考核,务必刹住不正之风

时间:2023-01-19    来源:中国环境APP   

岁末年初,是考核的密集期,生态环境和其他行业系统一样,各种考核接踵而至,从纪检监察部门日常监督和信访举报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时期也是考核不正之风的易发高发期。一些被考核单位动“歪心思”,精力不是放在如何抓好工作落实上,而是想着跑关系、找门路,甚至企图通过搞违规吃喝送礼等方式,为自己加分。同时,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考核评判权,搞“人情考”“关系考”。更有甚者借机吃拿卡要,收受好处弄虚作假等。这股歪风邪气势必挫伤认真履行职责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带坏党风政风社风,必须狠刹考核中的不正之风,真正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树立正确导向,摒弃“应付考核”的错误思想。年终考核作为党政机关的年度大考,是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选拔任用的参考方向,与单位的干事绩效息息相关。然而,部分干部片面地认为考核就是“走走过场、过过形式”,功夫不花在工作上,在迎接考核检查中“动歪脑筋”。要让考核检查回归本来面目,就要摒弃“应付考核”思维,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要强化领导干部教育,及时开展思想作风整顿,引导干部树立重实干、求实绩的正确观念,引导督促干部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谋实事、谋发展上。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坚持奖罚分明,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待遇挂钩,以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切实激发干部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

注重一线考核,跳出“材料至上”的工作怪圈。材料台账是工作开展的印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成效。然而,个别单位却一门心思在“材料”上下功夫,想尽办法粉饰材料,力求把材料整得“多一些”,干货却寥寥无几。有的甚至采用单面打印的方式让材料更厚实一些,让考核检查组留下好印象。材料固然是考核的重要依据,但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只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让群众满意才是考核中最为厚重、最有支撑的“材料”。为此,年底考核不仅要透过材料看实际工作情况和工作实绩,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去了解真实情况,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与群众和服务对象深入交谈,了解被考核单位真实的情况,多看看做了些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群众和管理服务对象是否满意,多方面听取意见建议,多角度进行评价,从而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实干意识,把心思放在为民服务上。

做好多元考核,打破“一锤定音”的单一模式。年终考核是贯穿全年工作的系统性工程,要更加注重平时一贯表现和工作落实情况。然而,少数单位简单地认为年终考核是一年一次的“例行公事”,只要准备“充分”,便可“交差了事”。这种年终考核“一锤定音”的局面,必定会影响考核的权威性、实效性。要考准、考实班子和干部,就要在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切实把工作抓在日常、考在日常。要注重平时考核,对干部的日常工作和一贯表现进行经常性考核,加深对干部的动态了解。要定期开展专项考核,对干部完成重要专项工作,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担当精神、实际成效等情况进行针对性考核,切实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

严明考核纪律,斩断“人情考核”的利益链条。长期以来,有的单位负责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平时多和领导走动,跟领导关系好,年终考核就能得到优秀。这其中势必会滋生腐败,动摇考核的权威性。年终考核不是少数领导干部单方面拍板就能决定的事情。要坚持客观公正。严格按照考核内容、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要严守廉洁自律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禁邀请考核人员参加有碍考核公平公正和其他违反考核纪律及廉洁自律规定的活动;严查违纪违规行为。对因违反规定造成考核结果失实的,考核结果一律无效;被考核单位违反上述规定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同时追究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纪委市监委驻上饶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