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在日前召开的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负责人表示,2023年,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扎实有效的环评保障服务。
当前,各地为推动经济恢复,纷纷谋划在2023年上“新”重大项目。河南将启动100个左右百亿级重大项目,力争今年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以上;重庆市级重大项目初步考虑投资4000亿元;上海市重大工程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91项;四川一季度推进项目423个……从全国来看,各地上马的项目数量密集、投资金额大,并且多个省份定下了2023年经济增长率超过5%的目标。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是经济恢复年、项目落实年。在此关键时刻,做好重大项目的环评保障服务非常关键。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不仅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质量和发展潜力。重大项目往往涉及地域广、领域多,交通、电力等设施建设甚至会涉及环境敏感区域。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要实现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就需扎实有效做好环评保障服务,守好项目落地的第一道关口。
环评审批是项目建设的前提。环评审批早一天完成,项目就能早一天开工建设、早一天投产见效。减少环评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有助于经济尽快恢复和重振。2022年,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狠抓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为稳定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广东开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服务。山东建立重大项目清单,对重大项目实行并联提速、即来即审,同类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时效。河北提前介入指导雄忻高铁优化选线,做了大量协调工作,推动线路调整绕避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避免了在环评审批和实施中的“硬伤”,确保项目又好又快落地。这些举措有力保障服务了重大项目落地开工。
上马重大项目多,环评保障服务工作更要做到位。扎实有效的环评保障服务绝不是放水,而是根据项目情况,该提速的提速,该限批的限批,在发展中护航生态安全,守住绿水青山。当前各地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十分强烈,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盲目上马落后产能项目、“双高”项目、存在生态环境隐患项目等苗头,这些问题值得警惕。此外,重大项目涉及资金多、建设周期长、社会影响大,一旦出现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企业会损失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生态环境损失也将难以弥补,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环评保障服务必须扎实有效,这不但有助于加强源头预防,也是筑牢生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新的一年,随着各地有条不紊推动重大项目上马,神州大地又迸发出奋发向上的蓬勃活力。面对新的开局,各地要做好重大项目环评保障服务,提前介入研究并解决影响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的堵点难点问题,及时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要保持定力,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能转化的重要契机,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