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4 来源:中国环境APP
2022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生态环境系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保、双促进”为核心,聚焦“1686”生态环保工作思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促发展的合格答卷。潍坊市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方面,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99位,前进17名,首次进入全国前100名、全省第5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8天,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75%以上;重污染天气仅为1天,同比减少5天,创历年最佳;PM2.5浓度达34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改善,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方面,7个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85.7%,优于省定目标28.6个百分点;20个省控以上河流断面全部达到四类水体以上,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80%,优于省定目标55个百分点,达到历年最优水平。土壤环境方面,全市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总量减排方面,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
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坚持标本兼治,实施重点任务80项、攻坚项目328个,集中开展“八个专项行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3家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全市35吨以下燃煤锅炉;推进黑臭水体、雨污混流及污水处理“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创新形成“分级滞蓄、分质处理、时空调节”治理模式;抓好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722个,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共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国家级、省级“两山”基地各1个,奎文区获首届省级生态文明十强县,生态文明创建成效走在全省前列。
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深入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央、省历次环保督察反馈的19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67个,达到序时进度29个。持续开展“三清”行动,市环委会办公室常设8个督导组,强化一线督导推进,共督导检查现场2562个,发现并整改问题677个。
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作为。出台服务经济发展“20条措施”,在全国创新实行“一企业一目录”制度,保障1488个重点项目落地。组织申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资金项目146个,争取上级资金3.95亿元。筛选19个项目纳入省环保金融项目库,数量全省第1。峡山区获批全域EOD模式国家级试点,青州市、滨海区获批省级EOD模式试点,EOD项目数量全省最多。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行“全员环保”,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强化“刑责治污”,推行非现场执法、差异化执法,执法大练兵成绩全省第1,被省生态环境厅记集体二等功。深化智慧监管,建设“云上智环”综合管控平台,获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环保优秀案例,全国30个、省内地市级唯一。完善制度建设,生态补偿、损害赔偿、有奖举报等制度深入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全省第1。深化社会宣传,精心组织六五环境日、“生态文明在鸢都”媒体行等系列活动,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3年,潍坊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开展“美丽潍坊 生态赋能”行动为统领,围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个目标”,聚焦提升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确保环境安全“三条主线”,抓深抓实美丽潍坊、减污降碳、服务发展、保卫蓝天、守护碧水、捍卫净土、督察整改、环境安全“八个行动”,集中打好重污染天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治理、河流协同治理、海域综合整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建设用地安全监管、督察整改“三清行动”、固废处置能力提升、环境安全防控“十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推进治理体系、精准管控、优化执法、制度创新、宣传引导、队伍建设“六个新跃升”,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筑牢绿色根基,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环保力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