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小编帮你梳理关于举报违法犯罪重奖的那些事

时间:2023-02-15    来源:中国环境APP   

河南安阳对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的举报人给予5万元奖励;浙江温州对非法倾倒含重金属蚀刻废液案的举报人给予5万元奖励;上海对利用渗坑超标排放有毒物质案的举报人奖励2万元……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举报奖励领域的6个典型案例,合计发放奖励金额15万元。

金币2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按照《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建立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重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实施重奖。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公布举报奖励领域典型案例20个。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将群众举报以及信访信息作为发现违法问题的重要途径,查处了一大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

目前,哪起案件的奖励金额最高,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实施重奖的案件有何特征?影响奖励金额的因素有哪些?围绕这些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记者对近年来公布的重点举报案例及数据进行了梳理归纳。

举报奖励的最高金额是多少?

群众举报某公司排放有毒物质,获最高奖励50万元

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离不开公众举报。从近年全国各地曝光的案件看,犯罪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为了躲避环境监管部门的监管,他们专挑深夜、节假日等作案。要让这类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必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擦亮无数双“雪亮的眼睛”。广东省东莞市“重金悬赏”治理石马河污染,正是通过举报奖励制度凝聚群众力量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具体实践。

石马河,一条位于东莞市境东部的东江支流,因长期以来受工业企业偷排、超排的影响,水质恶化严重。2019年,为降低总磷浓度,东莞市针对举报石马河流域的塘厦、凤岗、清溪、樟木头4镇范围内企业违法排放含磷工业废水行为实施重奖,单条信息最高奖励从此前的8万元提高到50万元。

“我要举报凤岗镇某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厂内有非法电镀车间,厂里计划在11月22日傍晚调动一台货车准备撤场。”在石马河流域试行有奖举报政策期间,群众举报该市凤岗镇某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内藏匿非法电镀车间,并提供该公司为逃避打击一般夜间锁门作业,专门设置后门用于员工躲避检查等重要线索。

2019年11月22日晚,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凤岗公安分局、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兵分三路,在企业内部找到非法电镀车间入口,并当场控制车间内6名员工。现场检查发现,该车间设有电镀槽12个,不锈钢加热槽5个,以及用于电镀加工的各类用具和原料。对现场积水采样检测结果显示,总铬、总铜、总镍、总锌、总铅浓度严重超标,涉嫌污染环境犯罪。

违法电镀厂的非法转移行动被逮个正着。后续,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凤岗分局对该公司多个违法行为共处113.40802万元罚款。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一次性给予举报人50万元重奖。这起案例是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个举报奖励领域典型案例之一,也是目前奖励金额最高案件。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据统计,石马河流域高额奖金激励政策实施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接到公众通过电子邮件、来信、来访等途径提供的生态环境法行为线索约600条,已查实52条,累计发放奖金1350万元。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取缔了沿河多家违规企业,通过有效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相关行业违法排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石马河水质明显改善。

对举报实施重奖的案例主要是哪种类型?

举报重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

“天津市武清区一无名收集点有人非法收集、处置废铅酸蓄电池造成环境污染……”2020年7月,根据群众电话举报线索,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联合天津市公安局、武清区生态环境局及武清区公安分局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开展联合现场检查。

检查发现,该收集点现场存有数十吨废铅酸蓄电池(属于HW31类危险废物),操作工人将部分废铅酸蓄电池内的酸液倒出后,利用车间下水管排入外环境自然渗漏。经对暗管内存留废水取样监测,pH值小于1,为强酸性,总铅浓度为10.4mg/L,公安机关立即固定证据、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

天津市武清区生态环境局对该收集点依法立案查处,将其涉嫌污染环境罪的行为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嫌疑人44人。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给予举报人20万元奖励。

梳理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个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对举报非法处置危废、跨域非法倾倒工业固废或危废、偷排、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等重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实施重奖的意图。

如,2018年5月17日,群众通过电话向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举报,反映绍兴市一批印染污泥通过绍兴圆腾运输有限公司运输、倾倒至金华市,并提供了部分车牌号和车辆停放地址。经查,2017年至2018年期间,在绍兴市某商会的统一协调下,绍兴市三十多家印染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印染污泥委托给义乌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兰溪市骅骝砖瓦厂进行焚烧处理,并委托绍兴某运输公司进行运输。该运输公司利用夜间,先后将2.6万吨印染污泥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固体废物分别运到金华市27个填埋点非法填埋。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法院一审以污染环境罪对52名个人和2个单位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判决承担5541.9万元的社会公共利益损失赔偿款。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给予举报人7万元奖励。

又如,河南省安阳市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有人向安阳市殷都区许家沟乡下堡村石背玉沟倾倒危险废物。安阳市生态环境局殷都分局在现场共挖出涉案危险废物约4332吨。后专案组查明了以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长期从事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犯罪事实,共清理处置危险废物47280吨。安阳县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对该团伙中30名涉案人员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给予举报人5万元奖励。

再如,2021年7月,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公安局接群众举报,反映以罗某才为首的犯罪团伙,在无任何危废处置资质的情况下拟从外省向山东省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昌乐县成立专案组,周密部署,在犯罪分子首次运送30余吨危险废物进入潍坊市昌乐县倾倒时,及时发现并抓获。截至案发,该团伙已向多地非法倾倒1000余吨危险废物。昌乐县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对罗某才等12名涉案人员分别判处四年六个月至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潍坊市生态环境局给予举报人5万元奖励。

影响奖励金额的因素包括哪些?

区域政策、案件的危害程度、举报人身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2022年7月14日,山西省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万荣县光华乡乔村村南有人非法收集、贮存铝灰。经查,万荣县南张乡范村居民袁某某,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自2020年4月开始,使用运输货车将河南巩义市三个工业园区产生的铝灰(危险废物HW48类)共计5765.18吨,拉运至万荣县光华乡乔村村南一废弃养殖场的东侧,采用吨袋包装露天堆存。2022年7月22日,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对袁某某涉嫌非法倾倒铝灰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并将相关证据材料移交至万荣县公安局;8月17日,万荣县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袁某某进行刑事拘留。根据《运城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有关规定,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给予举报人5000元奖励。

2022年2月28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辖区内有人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经查,某废油加工点非法加工处置废机油、废切削液混合物,经鉴别为危险废物,共计7.38吨。目前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已对该案侦查终结并移送城阳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给予举报人5万元奖励。

首先,从生态环境部以及各地公布的典型案例来看,区域政策是影响具体案件奖金金额的重要因素。如,在山东,对违法单位、责任人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举报人,给予5万元奖励。在广东中山,举报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奖励人民币5万元。在山西运城,举报非法贮存、转移、倾倒、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及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按有关规定建设、管理,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者5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奖励。

其次,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影响奖励额度的标准还包括:所举报违法行为被发现的难易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社会影响范围等。换言之,违法行为的隐蔽性越强、危害性越大、社会影响范围越大,举报人拿到的奖励越高。梳理生态环境部以及各地公布的典型案例,可以发现,涉危废案件环境危害大、处罚较重,相应地,对举报人的奖励也就高。如,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起典型案例中,对6起涉危废案件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共计33万元。

再次,举报人身份也是影响奖励额度的重要因素。鉴于内部员工对本单位情况知根知底,更为熟悉,而且更便于取证,为鼓励他们“大义灭亲”积极举报,对举报本单位违法排污行为的企业内部员工举报人往往给予重奖。如,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11月公布的5起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案例中,东莞市对企业内部员工举报暗管偷排案实施重奖25万元。

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奖励额度的高低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上述各个案例中,同样是举报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各地对举报人的奖励额度也从5000元到5万元不等。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