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首次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异宠”交易该如何管理?

时间:2023-02-17    来源: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宠物产业的蓬勃发展,变色龙、蜜袋鼯、刺猬等非传统宠物纷纷现身市场,豢养“异宠"成为新时尚。

然而,跟风交易的背后,弃养、"异宠"非正常死亡、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接踵而至。

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

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异宠"。

此举释放出哪些信号?对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进行解读。

中国环境报:什么是异宠?

孙全辉:异宠是“异域宠物”或“另类宠物”的简称,是指被人们当做宠物饲养、观赏和经济利用的外来野生动物,既包括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也包括鸟、兽、两栖、爬行等脊椎动物。

蜜袋鼯。

中国环境报:当下,我国异宠交易规模有多大? 

孙全辉:异宠交易是个全球性问题。据统计,全球野生动物每年的贸易额达300亿—428亿美元,涉及数十亿野生动物。以异宠爱好者饲养较多的爬行动物为例,研究发现有3943种爬行动物存在网上交易,约占已知爬行动物种类的36%,其中79%不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监管。此外,还有约一半网络交易的爬行动物捕获自野外。

在我国,异宠交易涉及海关、林草、农业、市场监管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异宠行业的规模国内还缺乏相关权威数据。不过,由于近年来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日趋活跃,不少以炫耀、展示和传授异宠饲养为题的信息充斥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内异宠需求和交易的快速增长。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事关乡村振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何会提及异宠?异宠交易和放生,与农村地区和农业发展有什么关联?

孙全辉:异宠既包括作为宠物饲养和交易的外来物种,也包括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引入国内养殖销售的特种经济动物。

异宠是野生动物,它们或来自野外,或来自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后代。不论是哪种情况,异宠交易对动物福利、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农林渔业生产等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外来物种侵害问题。

异宠进入陌生环境后,结果往往就是两种:难以适应很快死亡,或者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相比于本土同类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缺乏天敌等生物和非生物制约因素,所以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常处于优势,会抢夺和挤占本土物种的食物资源及生存空间,导致本土物种的生存和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受到冲击。

例如,我国多地传播的红火蚁就来自南美洲。红火蚁取食农作物的幼芽和其他昆虫,会造成作物大量减产,危害粮食安全。红火蚁本身也有毒性,如果人畜被它们蛰刺,会出现火灼般的疼痛感,严重的甚至可能感染。此外,福寿螺、巴西龟、鳄雀鳝等也是常见的外来物种,它们逃逸或被人为放生到野外后都成功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很难被彻底清除,给当地生态环境以及农业渔业生产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中国环境报:针对异宠交易与放生的规范管理,面临哪些挑战

孙全辉:在互联网普及前,各地的花鸟鱼市是异宠交易的主要场所。目前,社交媒体和电商、网络平台等则成为异宠交易的主要阵地。相比于线下交易,异宠的网上交易更隐蔽,监管更困难,给相关部门带来较大挑战。另外,异宠管理和外来物种侵害治理也牵涉多个职能部门,需要这些部门明确职责、协调配合才能实现有效治理。

中国环境报:异宠本身指代宽泛、不明确,会否导致相关政策难以落实?

孙全辉:异宠的种类繁多,又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所以涉及异宠的政策法规需要相关部门协商制定。

需要强调的是,异宠需求不属于刚需,异宠行业发展的正当性也主要是经济目的。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异宠“白名单”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动物是否会对我国的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也要考虑这些动物如果进入野外,是否会影响本土种群和生态系统、能否保障动物福利以及是否具备检疫规程等。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应当如何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

孙全辉:人类饲养异宠的历史普遍较短,对它们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在交易、养殖过程可能造成的疫病传播尚缺乏深入了解和有效对策。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对异宠行业从严管理,有效防范因异宠需求增长和行业盲目扩张引发的各种潜在风险。

我建议,一是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完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监管、运输(快递)等贸易链条的执法和监管。二是对异宠行业开展科学评估,内容包括:公共安全、生态安全、人畜共患病传播、物种保护以及动物福利等,完善行业标准。三是加强海关、港口、通关口岸等涉及异宠贸易的检验检疫和执法检查,开展常规执法培训,严厉打击异宠非法贸易。四是开展异宠贸易现状调研,为立法和完善相关行业管理提供科学建议。科学制定“异宠饲养准入名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完善追溯、监管和执法体系。五是提升行业企业和消费者保护意识,增强守法意识,减少异宠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