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9 来源:中国环境
安徽省黄山市围绕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目标,大力推广“诱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茶园绿色防控工作成效明显。
以制保质。市级层面连续出台11个规范性文件,牵头制订出台无化学农药残留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国家级团体标准。坚持常态化检测和病虫测报,开展全市茶叶农残(含除草剂)常态化监测抽查,2022年共抽取鲜叶样4030个,覆盖全市所有产茶村组。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红黑榜”,加大曝光力度。依据农残检测结果和工作推进力度,对绿色防控制度落实效果好的乡镇和村组,授予“绿色防控先进乡镇、先进村”称号,对成效不明显的乡镇予以点名通报。制定茶园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健全完善茶园病虫害测报网络,成立市、区县、乡镇和村四级测报队伍,监测人员按时深入一线茶园,指导茶农防治,并在茶季每周发布一次病虫情报。同时深入开展保险兜底,推出市、县、乡、村和企业茶叶绿色生产五级责任制,因地制宜建立茶叶政策性保险,各级财政承担保费3/4,全市茶园已投保面积达到50.2万亩。创新推出绿色防控专项责任保险,对全市所有茶园投保,保费由市级财政全额承担。
以宣助治。坚持政策宣讲和实操指导,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茶叶研究所组建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专家组,做好茶农培训工作。推广《黄山茶放心喝》等宣传广告片,开行两列“中国名茶之都”冠名高铁,集中组织专题新闻报道200余次,绿色防控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发放致茶农的一封信,全市380多个茶叶专业村均将茶叶绿色生产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发挥群防群治合力,市、县和乡镇均设立举报电话微信,强化群众邻里守望、互相监督。
以“绿”生“金”。坚持推进龙头带动和项目挂钩,建立企业联结基地长效机制,农户凭“茶园绿色防控卡”销售鲜叶,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2022年该市茶叶产量4.5万吨、一产产值46亿元,分别增长4.7%和7%,茶叶出口占安徽省茶叶出口值的85.4%,7家企业入选中国茶企百强,5个区县入选全国茶业百强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鲜叶抽样所检项目欧盟达标率92.8%,比2020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干茶抽样所检项目欧盟达标率85.8%,比2021年提高35.1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