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的香格里拉酒店,是在原首钢电力厂建筑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改造而成的。走进一楼大厅,可以清晰地看到多根厚实的混凝土柱子。在建设过程中,酒店保留了原首钢电力厂的结构,只对这些混凝土柱子做了简单冲洗处理而非翻新,保留了原有本色。这些混凝土柱子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气质,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色,给酒店增添了一种可持续的绿色时尚。
首钢电力厂始建于1919年,已有百年历史。这些混凝土柱子与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融合,相互映衬,让老工业建筑焕发了新的活力、新的生机。通过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些百年混凝土柱子带着城市记忆,正与我们一起走向未来。
城市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会留下一些旧厂房、老建筑等,如何妥善处置它们,是当前很多城市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首钢这种标志性企业来说,如何利用好工业遗产,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更新模式,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和工业文化的珍贵档案,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无论是作为空间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对工业遗产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就是再利用。工业遗产是一笔沉睡着的财富,如何激活唤醒,首钢香格里拉酒店等建筑的成功实践给出了答案。
借助举办冬奥会之机,首钢这个百年老厂开启蜕变升级之旅。比如,一号、二号、三号“功勋高炉”变身多功能秀场,炼铁原料区成为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化身国家冰雪运动队训练场……首钢园旧貌换新颜,显现出工业遗址的巨大潜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灵魂。历经岁月风霜的百年首钢园区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记录着永定河畔、石景山脚下这片土地艰辛的创业史、发展史,赓续着一代代首钢人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精髓。今天的首钢园,是一代代钢铁工人的记忆,也是中国百年产业发展的记忆,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待,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今的首钢园已成为首都网红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面对“大跳台”和“酷酷的烟囱”,他们在历史和现代之间穿越,在充分享受视觉冲击的同时,也看到了乡愁,留住了历史的记忆。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住历史、记住乡愁,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更好地保护,我们要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带着城市时代记忆,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