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两会话攻坚|支持鄱阳湖区域纳入国家山水工程项目

时间:2023-03-03    来源:中国环境APP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财经大学校长邓辉在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的议案中提出,支持鄱阳湖区域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全球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被誉为“长江之肾”。鄱阳湖汇纳江西省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来水,北出长江,西连湘鄂,东达皖苏,是长江中下游之锁钥。作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天然水量调节器,在保障长江中下游的水量平衡、涵养水源、改善区域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此外,鄱阳湖的江河联系对洄游性鱼类和珍稀水生动物的繁殖及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有重要意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不可缺少的屏障。

近年来,鄱阳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引发的鄱阳湖自然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水文、水生态安全受到威胁,鄱阳湖秋季退水提前,枯水期延长,极端枯水位更低。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受严重旱情影响,鄱阳湖水位呈现历史新低。

二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近年来,鄱阳湖一些植物物种消失(或暂时性消失),湿地植被出现严重退化,鲥鱼、鳗鲡等珍贵水产品和鱼类资源数量大大下降,江豚等重要保护物种生存受到威胁,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

三是滨湖区水土涵养不足、沙化严重,沙区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到鄱阳湖泄洪和航道畅通。鄱阳湖区域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长江中下游生态功能与国家生态安全。

邓辉表示,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正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项目,重点支持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态受益范围较广的区域生态治理。实施山水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破解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难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涉及范围广、影响大,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和催化剂,对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据了解,同为“长江双肾”的洞庭湖区域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已多次纳入国家项目实施区域,但面积更广、生态流量更大、生态地位更为重要的鄱阳湖区域目前仍未纳入国家山水工程项目。

邓辉介绍说,目前,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正在开展“十四五”第三批(2023年度)山水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结合2022年下半年鄱阳湖流域严重干旱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严重生态安全影响,江西省拟重点围绕鄱阳湖西部和北部区域开展申报工作。一是鄱阳湖区域属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设置的“三区四带”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区域,符合中央财政支持方向。二是鄱阳湖区域维系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是长江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实施鄱阳湖区域山水工程项目,高度契合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强有力举措。三是鄱阳湖区域是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引领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支撑区,实施山水工程项目旨在提供生态基础支撑,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

邓辉认为,在鄱阳湖区域实施山水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相关部委在2023年将鄱阳湖区域纳入山水工程支持范围并予以倾斜。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