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来源:中国环境APP
3月2日,在第十个世界动植物日来临之际,由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策划制作的“麋鹿传奇展”向社会大众开放,展览从麋鹿自然演化、麋鹿科学保护、麋鹿文化传承等角度描绘了华夏大地麋鹿与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麋鹿,其角似鹿、脸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又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起源于200多万年前,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温暖湿润地带。因气候变化、人口数量增加、人为捕猎等因素影响,麋鹿种群不断减少,并在本土灭绝。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了麋鹿保护种群复壮、迁地建群和野化放归“三步走”战略,麋鹿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麋鹿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麋鹿展厅。王琳琳摄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展览部胡冀宁介绍说,“麋鹿传奇展”生动展示了麋鹿的自然历史,重点展示了我国政府开展麋鹿保护的辉煌历程。从1985年重引进回归以来,我国实施了麋鹿种群复壮、野化训练、野生种群恢复“三步走”战略,开展了繁育保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迁地建群、栖息地恢复、野外放归、遗传多样性评估等科技攻关,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已建立了89个麋鹿迁地保护种群,其中有6个野生种群,麋鹿总数达到1.2万只。麋鹿保护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中国样板。
作为开展麋鹿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教育的重要载体,“麋鹿传奇展”对宣传我国濒危物种保护优秀事例、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重要意义的认知、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麋鹿传奇展”布展工作自2022年8月启动,历时7个月,集多媒体技术、情景式体验、生态场景展示、原创手绘图文、麋鹿种群实时监控传输、知识问答小游戏等多种展示形式于一体,展出动植物标本、麋鹿文化藏品、历史实物及复原沙盘模型等244件展品,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麋鹿科普场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麋鹿相关的科学知识和麋鹿保护科学探索历程。置身展览之中,公众可跟随麋鹿脚步,领略麋鹿前世今生,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领导和专家参加开幕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