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推荐

留一江清水,绘两岸美景,江苏交出“与江共生”答卷

时间:2023-03-04    来源:中国环境APP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11省市,上游波澜壮阔、豪迈奔流,尽显大国气象;中下游则以温和湿润的气候,催生出发达的商贸文化、丝织文化、园林文化等,吴越文化便孕育于此。

提到吴越文化,自然绕不开“水韵江苏”——长江和大运河一横一纵在此交织。江水潺潺、夕阳斜照、千舟过尽 ……蜿蜒432.5公里的长江江苏段,串联起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涵养着沿江地区,为江苏提供了80%的生产生活用水。如今,总长1169公里岸线上,早已从之前的“化工围江”变为“一江清水、两岸葱绿”。

从长远计、为子孙谋;留一江清水、绘两岸美景。这是江苏“长江大保护”的“题中之义”,也是江苏面对长江保护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前行轨迹,也是江苏“与江共生”的生动画卷。

系统谋划,以“最严管控”绘“最靓底色”

2016年1月5日,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出席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勾画了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宏伟蓝图。

7年来,江苏沿岸的工厂码头已化身为柳堤苇岸,比大熊猫还稀少的江豚成了“新晋网红”……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大江两岸的江苏儿女践行长江大保护要求,用绿色发展重塑了“江”与“人”的关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自觉中书写了新时代长江文明新篇章。

共抓大保护,突出一个“共”字。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把全省13个设区市一体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每一个市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沿江重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等重点工作中的定位和任务。2022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同年4月,江苏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基本完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任务。

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是保护与开发的章法。江苏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动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以及20多个专项规划和政策文件,构建以规划为龙头、年度任务为重点、专项行动为抓手的落实体系。

此外,江苏出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以沿江1公里为纵深,划定长江岸线优先、重点和一般三类区域严格管控,在全省实行统一的环保、技术、安全标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引领全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道路笔直洁净、绿化生机勃勃、厂房整齐有序……行走在江阴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仿佛步入了绿意盎然的工厂花园。很难想象,4年多前这里曾经是环境差、面貌旧、“散乱污”企业扎堆的纺织老厂。为了保护一江清水,江阴高新区着手对园区实施“腾笼换凤、产业优化”改造,一家家工业绩效低下企业逐步搬离。

低端退、高端进,才能为新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退,江阴主动调整港口功能,将码头、工厂、轮渡等生产岸线退让搬迁,扬子江船厂等大批企业全部退出沿江区域;进,从2021年起,江阴积极打造零碳开发区,全面整合沿江港口码头资源,启动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档产业发展质态。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的转变,是江苏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

破立并举,以“壮士断腕”现“江豚逐浪”

灰色脑袋冒出江面,随即沉入水下,间隔八九秒,又在不远处一闪而过。

“这次一下子看到六七只江豚,它们成双成对地追逐着,非常可爱。”年逾60岁的南京市民武家敏,作为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在南京市下关滨江的“江豚网红打卡地”又一次邂逅长江江豚。这已经是武家敏拍摄江豚的第16个年头。

“以前江边有很多工厂、破船、粪便,还有人钓鱼、撒渔网电鱼,江豚都不敢靠岸,我只能远远地偶尔拍到一些江豚的画面,画面的清晰度也不高。但近年年,江边的散乱差不见了,到处是绿树,现在江豚在江面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离岸特别近,我经常能拍到它们跳跃、追逐的照片,有时江豚几乎要游到岸边了。”因为家住南京长江大桥边,武家敏闲暇时总会到江边拍摄江豚,南京江边的变化也尽收眼底。

“江豚是处于水生生物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它的种群演化,是生态环境的终极体现,保护江豚,就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豚类研究专家杨光说。

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垂钓管理工作的意见》《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长江保护法》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令江豚成为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的直接受益者。

2020年7月,江苏发布长江流域禁渔公告,全省7392艘渔船、14887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为确保高质量打赢长江大保护攻坚战、持久战,江苏自加压力,提出了打造全国长江“十年禁渔”示范区的目标。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才能让母亲河展露芳容。

江苏始终坚持统筹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聚焦长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张蓝图绘到底,敢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狠抓环境治理,着力破解“重化围江”。通过制定“17+1”问题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和销号制,开展化工企业关停、转移、升级、重组“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累计关停沿江化工企业3505家,压减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145家,取消25家化工园区的定位,72.6公里生产岸线转为生活、生态岸线。在拆除沿岸非法码头、关停污染企业的同时,沿江两岸积极推进岸线修复,造林面积超过115万亩。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经过几年整治保护,长江江苏段沿岸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长江江苏段生物物种资源密度显著回升,鱼类多样性开始恢复,南京、镇江再现“江豚高浪”的景象。截至2022年底,作为长江下游的江苏段,长江干流水质连续4年保持在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水质优Ⅲ比例达98.3%,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转型升级,以“长效长治”换“高质量发展

探索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搞大开发”不意味着“不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目标任务中,“生态更优美”是首要的定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于江苏的发展而言,亦是如此。在落实长江大保护中,需以“绿色”筑底,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工艺落后的产能,坚决不要!2016年以来,江苏明确,凡是违反长江大保护要求、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和选址要求、项目落地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环评一律不予审批。

“下猛药”“出重拳”“零容忍”,一系列“止血缝针”的举措靶向对准长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江苏各地攻坚战接连打响。

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沙钢集团,依托长江水运便利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曾在长江岸边堆积大量钢渣,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威胁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彻底整治露天堆放的钢渣,沙钢集团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一条生产线、每一道工序进行地毯式排查,梳理570多个问题并逐一解决。

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被污染的土壤层刨去,换上一层肥沃的新土,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及时补种绿色植物。如今,这片长江边的钢渣堆场已焕然一新:绿草如茵,泥土芬芳扑鼻而来……

南通滨江达海,“五山”临江而立。但港口码头管理混乱,中小企业肆意发展,居民无序排污……五山地区14公里的沿江“黄金岸线”成了“生态伤疤”,“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2016年底,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南通统筹推进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这段“生态伤疤”长江岸线走上了蝶变之路。短短几年,五山及沿江地区腾出修复岸线5.5公里,建成军山绿野、龙爪岩滨江风光带等一批生态景观,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绿树环绕、芳草萋萋,清水东流,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带”的转变。

长江,是流动的文明;保护长江,就是赓续文明血脉。随着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一段段长江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岸线,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得以再现,让长江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水里测得出来、岸上看得出来、群众感受得出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长江江苏段经历了觉醒、去疴、嬗变,最终实现了新生。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