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两会关注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生态环境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时间:2023-03-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生态环境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共同书写新时代绿色答卷。

加快推动实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将绿色低碳融入高质量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孜孜探索的重要课题。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殷切嘱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亮表示。

河南省许昌市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努力探索更具许昌特色的经验和模式,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许昌贡献。”河南省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香说。

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系列部署要求一脉相承。

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十分激动,他向记者表示,过去一年,九龙坡区就在“高质量”上下了狠功夫。“我们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李彦说。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广新能源汽车,积极发展高效清洁能源,不断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湖北省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金海表示。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生态环境局的刘介平说:“作为基层生态环境工作者,我感觉肩上担子更重了。如今,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也为助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村环境整治是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今年,我们要把水环境治理工程和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和美乡村结合起来,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滕州品牌。”山东省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洪亮表示。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明昌岗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下一步如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重点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推广农业绿色发展应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明昌岗说。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平学智表示,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加自觉投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淄川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闫鹏表示,美好生活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衡量目标,更是生态环保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就是关键所在。

“我们要服务人民,树牢‘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做到执法与服务并进。”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汪晖表示。

“我们将以美丽吉林建设为统领,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向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前行。”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孙平安表示。

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把生态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增长点,让人民群众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潘瑜 丁波 李莉 季英德 董若义 刘俊超 赵月 王小玲 余常海 蓝皓璟 崔万杰 吕望舒共同采写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