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锚定目标倾力改善,云南全省联动务求治污攻坚实现新突破

时间:2023-03-1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云南省近日召开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行动,努力提升全省水环境质量,高标准完成国家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

会议回顾了2022年云南省劣Ⅴ类水质断面集中“清零”攻坚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现场学交流普洱市思茅河“莲花乡”国控断面脱劣的工作经验以及其他断面水质提升的好经验、好做法,对2023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进行安排。

期间,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领导作发言;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大理5州(市)人民政府分别签订2023年劣Ⅴ类断面“清零”集中攻坚目标责任书,5州(市)作表态发言;楚雄、红河、永仁、弥勒、晋宁、武定等州(市)、县(区)作书面交流。

聚力攻坚,打好“第一场硬仗”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喜介绍,2022年第一季度,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国控劣Ⅴ类断面有关情况,指出云南省部分断面水质波动较大,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滞后,汛期污染强度较大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指出全国仅存劣Ⅴ类水质断面25个,分布在12个省(区、市),其中云南就有7个,是全国劣Ⅴ类断面最多的省份。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省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多次专题研究,要求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措施,尽力尽快改变全省水污染严峻的局面。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自2022年上半年开始,云南省成立了省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行动领导小组,按照“远近结合,以近为主;标本兼治,治标为先”的攻坚原则,精心谋划制定方案,组织省级污染防治业务技术骨干,深入一线协助相关州(市)对每个断面逐一开展溯源监测分析,编制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脱劣攻坚实施方案,并与有关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劣Ⅴ类水体“清零”攻坚作为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一场硬仗”来打,在创新工作机制、污染溯源、精准治污、强化监管执法等方面,涌现出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经过全省上下的合力攻坚,云南省2022年完成了“思茅河—莲花乡、菜园河—木果甸村、南盘江—狗街、北盘江—旧营桥”4个国控断面脱劣目标任务。同时,促进了一批具备水质冲刺提升条件的国控断面水质类别提升晋级Ⅲ类。全省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91.6%、86.9%,较2021年(89.6%、83.3%)分别提高了两个、3.6个百分点,分别增加了4个、11个Ⅲ类水质断面;劣Ⅴ类断面历史最少,国控由7个减少为3个,省控由16个减少为10个,共减少10个劣Ⅴ类断面;地级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7.7%。

四措并举,抓实破瓶颈补短板

王天喜认为,当前,云南省水生态环境改善还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和挑战,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必须进一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保持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定力不动摇,鼓足工作干劲不懈怠,勇于担当、大胆探索,久久为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王天喜表示,按照生态环境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水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省生态环境厅将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重点从提高政治站位抓攻坚、强化精准治污求突破、完善工作机制常态化、强化监督检查压实责任四个方面,集中力量破瓶颈补短板,推动全省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确保全省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碧水保卫战目标任务。

在强化精准治污求突破方面,各州(市)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核实水质情况,识别超标因子、超标倍数,排查问题风险断面汇水范围各类污染源,采用溯源监测等技术深入分析断面水质污染产生的关键原因,提出针对性强、科学系统的治污策略。在恢复河湖水生态的同时,要进一步聚焦源头治理,突出截污治污,截断污染源,这是治本之策。要制定水质达标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措施清单,明确分阶段治理目标、工程实施计划等,做到标本兼治,稳定推进治污任务,确保各项清单任务落实落地见实效。

在完善工作机制常态化方面,省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领导小组各专班要认真落实“三化三法”工作法,建立问题断面整治现场督导帮扶,通报提醒制度,每月及时调度各地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向各州(市)政府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问题突出的州(市)进行提醒,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给予政策资金奖励,并召开现场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加强整改力度。同时,要指导各州(市)建立完善重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工作制度机制,加强流域水污染联合监管执法。

多方联动,助力治水提质增效

一直以来,云南省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积极履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责任,立足实际采取多种强有力措施,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着眼助力2023年全省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部分省政府相关部门、州(市)人民政府晒出了各自的务实举措。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边疆表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从加强涉劣流域污水处理既有设施运行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积极争取并加大问题整改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指导支持涉劣问题州(市)、县(区)加快“两污”项目建设,整治黑臭水体,兜底守住生活污水不直排河湖的底线。现已下达2023年度具体任务清单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392公里、黑臭水体整治25条。已梳理细化九湖流域、16个州(市)管网建设、黑臭水体问题清单。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杰表示,省农业农村厅将通过切实强化耕地保护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统筹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等措施,全力推进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聚焦“九湖”等重点流域,抓好花卉转型升级示范、“三个零”蔬菜基地等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动二、三类县农村户厕改造,确保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提高到68%,协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

昆明市副市长张勤勋表示,昆明市已将水环境治理纳入全市2023年“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将水质达标率的考核结果纳入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中,以考核促落实、提实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副州长陆强表示,将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全州3个水体(异龙湖、个旧湖、大屯海)5个断面的脱劣工作,2023年异龙湖东、异龙湖西、个旧湖中点位实现脱劣,大屯海湖心亭点位水质明显改善、2024年实现脱劣。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