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来源:中国环境APP
“画里的这个人是谁?有什么寓意吗?”“画里这棵树上的新芽是代表生机吗?”近日,一群小朋友和大朋友来到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参加“绿色有约”环保公益活动,参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广东生态文明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并在现场进行绘画创作,描绘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
活动现场,艺术家李汉周为大家进行导览,讲解欣赏解读作品的方法,创作的准备及手法,作品的内涵和思想,以及不同画种的特点和画框的选择。
导览结束后,同学们开始拿起画笔,席地创作,通过刚刚的所学所感,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不同的绘画语言,不同的绘画手法,最终创作出一幅幅各具特点的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艺术的魅力,学到了如何解读画。我画的理想家园是一幅山水画,我的解读是想跟鸟儿一样自由自在。”陈星翰小朋友说。一旁的妈妈则表示,孩子在活动中对绘画的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希望我们的生态环境“明天会更好”。
就读于广东财经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谢燕青,对这次活动感到很惊喜,绿水青山、保护湿地环境、海洋环境等元素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我创作的作品,有青山绿水,有小草,有牛,还有山,其实远处的小山还有一点小的房屋。我想用这几个元素构成一个比较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希望可以多举办这样的展览,传播环保的理念,构建美丽和谐的生活环境。”李汉周表示。
“双年展开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多业内大咖都给予关注。”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朱万章就提到,通过艺术的形式记录粤港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表达对未来的期许,是本次双年展呈现的最为直观的视觉体验。本次征稿及评选、展出,充分调动了艺术家的参与意识,增强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关注度,让全社会都能在保护生态、呵护地球的共识中尽享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
“在这些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看到了人居环境的蜕变,更看到粤港、粤澳环保合作的可喜佳绩。”朱万章提到,无论就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还是作品所高扬的生态文明理念,都是值得关注与推许的。
中国美协理事尚辉也提到,在双年展由书画艺术家所写生的作品中,既有五岭逶迤,也有陆海交汇,更有秀美丰盈的岭南花果。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不止于从语言创造与审美角度画出了自然美,更在于捕捉了茅洲河治理的新象,展现了广州海珠湿地、韶关大宝山、江门小鸟天堂和湛江红树林等这些从记忆中重回现实的美景。“这些儿时记忆的故乡,曾被诗人喻为在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中消失了的‘乡愁’,但这种对自然家园的‘乡愁’如今却在这些作品里获得了现实性的描写,从而成为现代人真正的心灵故乡。”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