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来源:中国环境APP
在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育林村二社一条公路旁,白色的塑料膜覆盖着差不多两个足球场大的地方,站在高处看,隆起的几块土堆,好似白色巧克力形状。据了解,这是一处正在进行土壤修复的工地。
“等到春暖花开,地温升上来后,土壤降解养护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平整土地了。”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处长孙尚军说,一年前这里还是垃圾成山的“污染地块”,如今马上要成为“黄金地块”啦!
地块主要污染因子为苯
2014年,该地块就被当地实施征收,但一直没有利用,有人便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此处,久而久之形成了3座小“垃圾山”,影响环境安全。2020年,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该地块垃圾堆放问题被列为督办事项。
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政府接到反馈问题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和机械对现场进行封闭围挡等防护措施,安排属地进行定期巡查,杜绝再次倾倒垃圾行为。
随后,船营区人民政府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该地块进行治理,该地块调查分析工作全面展开。
经实地踏查、分析,该污染地块位于育林收储地西北角,整体呈葫芦形,占地面积约16575.6平方米,垃圾体量为56860.16立方米,污染土壤总量8303.5立方米左右,初步查明主要污染因子为苯。该地块土壤修复工作随即展开。
采用生物质技术开展修复
堆体整形、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通风除臭、尾气处理、临时用电、现场用水、临时施工便道、大棚建设、大棚尾气处理、筛分破碎设备安装、垃圾筛分……一系列工作有序完成。
据介绍,该地块原有一条沟渠,最深处可达8、9米,施工方“就地取材”,将“堆积如山”的垃圾进行筛分,可利用的便回填到沟渠。
“我们还利用生物工程菌降解技术,让污染物在生物菌的作用下慢慢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施工方现场负责人介绍说,降解过程会产生有味气体,他们在地块建起大棚,利用植物除臭方式进行尾气处理。
该工程研发和使用的绿色技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项目采用的污染源筛分无害化处置+污染土壤生物堆处理技术,有效避免了对区域环境的二次污染。
目前,污染土修复工作已完成,进入土壤养护期。
修复地块或将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多年未开发的土地,修复完成后将如何利用呢?
记者了解到,土壤养护期结束后将进行第三方检测,土壤修复效果评估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该地块紧邻长吉北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关部门表示,该地块修复完成后,这里将建成学校、社区活动中心或是养老院、医院等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设施,地块周围的老百姓将不再受垃圾如山的烦恼。
随着地块土壤修复工程的结束和后续规划建设的实施,“污染地块”将实现“黄金地块”的华丽转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实现双赢。
记者从吉林市生态环境局了解,2018年至2022年,吉林市累计有8个污染地块开展了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其中有6个地块105.87万平方米,已先后完成土壤修复并从污染地块名录中移除。
土壤修复是一个时间较长,程序较为复杂的工程,但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相信在生态环境部门的不断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污染地块”实现“黄金地块”的转变。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