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4 来源:中国环境APP
“眼前这个2022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采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玉米芯粉碎生产食用菌棒技术,可年产食用菌300吨。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不仅能促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记者前不久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金菇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访时,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工作站站长丁榆介绍的情况。
近年来,保山市始终把强化秸秆焚烧管控作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坚持疏堵并重,结合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以试点带动、项目实施推动的方式,加快推进全市农作物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不仅为提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发挥了重要基础支撑作用,还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疏堵结合,加大秸秆焚烧管控力度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山市是云南省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近140万吨,秸秆产生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因有效处置方式较少,种植户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秸秆的情况屡见不鲜,既浪费资源,又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焚烧已成为影响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着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质增效,保山市采取多种措施持续加大秸秆焚烧管控力度,既严抓秸秆禁烧,又注重秸秆综合利用。成立保山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市农业农村局于2022年4月制定印发《保山市“十四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秸秆禁烧管控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认真抓好相关工作落实。
为避免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保山市持续强化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在持续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着力从加强“人防”和“技防”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据了解,保山中心城区成立了区、乡镇(街道)两级荒草、秸秆、垃圾焚烧机动巡查小组,并建立区、乡镇(街道)联防联控体系,根据村规民约加大对秸秆禁烧行为处罚力度,每月开展不低于2次的机动巡查,大、小春秸秆收割季不低于4次的机动巡查,重点紧盯极易焚烧秸秆的收工时、上半夜、下雨前和播种前4个时段,重点时段加强巡查频次。2022年,全市共计巡查20422余次,查处并整改秸秆、荒草、垃圾焚烧392起,罚款16.5万元。
同时,逐步完善“技防”设施设备,保山工贸园区已建成投用高空瞭望系统1套,对范围内秸秆禁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此外,保山市农业农村局还建立健全秸秆资源数据账,完成2021年度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平台逐级审核上报,及时组织各县(市、区)开展2022年度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统计调查工作。
挖潜创新,拓展秸秆综合利用路径
保山市着眼从源头管控秸秆焚烧行为,立足现有条件挖掘潜力,努力探索秸秆“五化”利用新路径,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强示范带动;培育市场主体,打造典型模式;做好农机补贴,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等举措,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取得实质性成效。
积极争取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重点项目资金,从2019年起连续三年分别在隆阳区、腾冲市、昌宁县实施的重点项目共计投入资金2070万元,仅2022年度隆阳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资金就达500万元。
积极推动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借助与云南省师范大学农村能源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主体合作,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努力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为契机,推动秸秆全量化利用典型模式构建,积极培育秸秆收储市场,鼓励秸秆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网点。目前,已在隆阳区兰城街道沙河社区、辛街乡汪宣村、大村开展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以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市场主体为依托,全市每个县(区)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全市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的市场主体共有64家。
金菇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双祥告诉记者,利用玉米秆和玉米芯制作菌棒种植人工菌的合作社在坝区共有13家,每年累计可消纳利用玉米芯和玉米秆130余吨,可生产新鲜平菇156吨,实现约93.6万元的销售额。
丁榆介绍,除探索利用好玉米秆外,隆阳区还针对蚕桑秆、油菜秆等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可用于生产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机制炭的特点,找到了一条农作物秸秆燃料化的新途径。创新打造“秸秆收储运体系+‘隆阳秸秆’小程序”模式,探索出“农户+秸秆专人+企业+社区超市”四位一体模式:农户搜集农林废弃物,利用小程序进行积分,再到村里的“秸秆超市”进行日用百货、柴米油盐、合作市场主体商品(生物质颗粒燃料、机制炭等)兑换。此举不仅节约了农户部分日常刚需支出,还杜绝了因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及农林废弃物引起山火及污染大气情况的发生。
据了解, 2021年保山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量合计116.29万吨,较2020年增加3.3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1.95%,较2020提升了0.3个百分点。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
突出重点,增强秸秆焚烧管控后劲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保山市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资源台账、加快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加大宣传力度五个方面,抓实抓细秸秆综合利用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为高效推进秸秆焚烧管控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稳步完善资源台账,2023年内实现纸质和电子台账同步推进,完善秸秆产生与利用建设调查标准与方法,摸清农作物秸秆资源底数,掌握利用情况。按照分级审核负责制的原则,掌握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还田量、离田利用量等基础数据,搭建秸秆资源数据平台,为各级政府科学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支撑。
积极培育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效应,鼓励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主动开发新技术,添置新设备,实现秸秆资源的转化升值。
在制作发放2023年度秸秆禁烧告知书同时,广泛宣传开展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对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尤其是加大饲料化、燃料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进一步增强农作物秸秆回收的责任意识和回收积极性。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