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蔓延到境外网站!“饭圈”集资居然还有这些隐蔽“战线”

时间:2021-08-10    来源:新华网   

6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记者调查发现,“饭圈”乱象得到一定整治,但一些非理性的诱导集资和“打榜”的现象仍存。

某偶像团体前成员说,最初“饭圈”是以发唱片等形式集资,但经纪公司觉得麻烦,现在直接改成现金。不过,偶像团体的成员分不到这些钱,他们获得的是被包装的资源和机会。待他们“出道”后,商演一年能赚几千万元。

高额的“明星养成”链条上滋生了不少诱导性、非理性消费,有些粉丝甚至为偶像累计花费上百万元。此外,“饭圈”集资平台没有对未成年人消费进行任何筛查或提醒。

随着 “清朗”行动的开展,“饭圈”乱象得到一定整治,但一些隐蔽的集资手段逐渐显现。一些偶像话题里附上链接,会引导粉丝至集资网站或App。

此外,有的App里也藏着诱导集资的行为。在一款名叫“桃叭”的App里,某偶像的累计集资额已高达280万元。

更为可怕的是,一些“饭圈”集资项目还蔓延至境外网站。一个名叫“ko-fi”的网站原本是展示画作、照片等艺术作品并获得打赏的平台,如今也成为“饭圈”集资的阵地。

专家认为,当病态追星大行其道,成为把很多青少年裹挟于其中的歪风邪气,甚至突破法律常识和道德底线,“饭圈”就变味、变质了。不良粉丝文化浪费大量社会资源,误导青少年价值观,其危害不可小觑,决不能任其发展蔓延。

记者:潘旭、张梦洁、吴振东 实习记者:纪楷坤、李芃、吴雨晴、胡竞婕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