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 重庆一季度抓了四大重点

时间:2023-04-09    来源:中国环境APP   

“我们将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严密防范环境风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支撑。”4月6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副书记、政委李松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23年一季度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和应急工作情况。

据通报,2023年一季度,执法总队紧紧围绕“精准科学依法执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主力军建设”“环境应急管理”四大重点,有序有力推进各项工作。

紧扣成渝双圈建设“一号工程”

“目前,川渝联动更加紧密。”李松介绍,执法总队与四川省联合印发川渝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应急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合作任务;与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签订合作协议,强化成渝交流合作。重庆市城口县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宣汉签订执法应急合作协议,重庆市合川区与四川省岳池县、重庆市荣昌区与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梁平区与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九龙坡区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成华区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

此外,在行刑衔接机制方面,专班推进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与司法衔接”的重点任务,公检法司环5部门召开联席会,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从联合执法、联合培训、联合发布典型案例等9个方面健全行刑衔接机制,一季度查处五类重大案件(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拘留、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12件,移送公安机关6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

同时,采取了更加多样的执法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自动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管,将4.12万余家企业纳入移动执法系统,实施非现场监管2412家次,垃圾焚烧发电、火力发电、水泥、造纸4个行业全面推行自动监测设备数据标记,745家企业完成自动监控联网,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98.74%。

微信图片_20230406163819.jpg

发布会现场

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在重庆,环境执法不光有力度,同时也有温度。据介绍,执法总队优化实施综合性执法检查,“进一次门、办多件事”。将2915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坚持无事不扰,全面推行“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措施,抽查企业1579家次,公开抽查结果869家次,有效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执法。

同时,落实“六个一批”分类监管措施,帮扶企业552家次,依法实施轻微免罚29件,对18家企业实施法定最低处罚,对53家企业免除加处罚款109.3万元,同意13家企业缓缴罚款165.1万元,帮助29家企业修复环境信用,给足市场主体容错整改空间。

除了执法监管,执法总队还进企业靠前服务做优环境。深化“人民至上重庆环境执法在行动”品牌创建,执法总队8个党支部结对帮扶42家拟上市企业,各区县执法支队分别结对帮扶1个园区和3—5家重点企业。深入开展“三进三服务”,到两江鱼复园区开展“助企纾困 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园区一线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

聚焦生态环保铁军主力军建设

无论是执法监管还是服务企业,都离不开作风素质过硬的生态环保铁军。据介绍,执法总队从装备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生态环保铁军建设。联合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制定2023年执法大练兵方案,创新打造“大练兵活动月”,拓展丰富练兵形式和载体。

在提升装备水平方面,打表落实执法和应急能力建设两个“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巩固提升27个区级执法支队规范化建设成果,全面启动12个县级执法支队规范化建设,移动执法系统实现全覆盖,手持式执法终端基本普及,执法装备总量增加1000余台(套),7个区配齐28项“标配”装备,20个区配齐20项以上“标配”装备。

在增强人员素质方面,实施执法人员岗位培训三年规划,制定执法类公务员示范班和骨干班、行刑衔接培训、企业守法培训、环境应急培训等计划,滚动实施川渝蓉联合执法大讲堂,年度计划培训2000人次以上,全市执法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5%,持证率达100%,246名执法骨干入选人才库,15名执法人员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重庆着力打牢环境安全基础,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启动34个区县223条河流(河段)“一河一策一图”编制,累计编制备案风险评估7608个、应急预案8136个、“一源一事一案”39099个。组织开展“两会”“两节”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并成立9个督导组实施全覆盖督导,全市排查企业3665家次,整改隐患199个,督促企业自查29666次,整改隐患2315个。

同时,贴近实战强化应急演练。深化“1+42+N”(每年市级组织一次联合演练,42个区县、经开区各组织一次综合演练,每个环境风险企业组织一次演练)应急演练机制,高水平组织完成部、市和合川、铜梁、潼南3个区政府涪江流域应急联合演练,120余万人现场或网络观摩,生态环境部应急办评价本次演练“达到国家级水准”。

此外,还不断优化“1个市级指挥中心+7个区域指挥分中心+42个区县级指挥中心”的应急响应网络和“1个市级中心+7个区域分中心+20个跨省流域市级代储点+42个区县级中心+N个企业储备点”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储备应急物资装备达17万件(米、公斤),科学决策、精准应急和快速处突能力持续提升,一体化指挥调度3起突发事件,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同比实现突发事件响应数、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数“双下降”。

李松表示,执法总队下一步将保持严的主基调,开展川渝跨省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公检环3部门及渝川鄂湘黔5省市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联合执法,以及中心城区高中考期间夜间建筑施工噪声联合执法等系列行动,坚决查处一批突出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同时,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过程中加强对市场主体帮扶服务,让市场主体真正“得实惠、得便利”。生态环境应急能力提升、生态环保主力军建设等也将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和应急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我们将在保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基础上,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持续深化正面清单、轻微免罚等生态环境执法助企纾困措施,既防止出现对经济增长‘踩刹车’的收缩效应,又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校准把牢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李松说。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