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同举办的“海洋鲸类知识宣传及搁浅救护培训”活动在海南省昌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举行。昌江消防救援大队30余名队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研专家欧阳明玥为队员们开展了鲸豚知识科普讲座,三亚鲸豚救援队李海勤队长带领队员们开展了鲸豚搁浅救援实操演练。
近年来,海洋珍稀濒危动物搁浅事件频发,公众在遇到搁浅鲸豚时常会好心将其直接推回大海,但这种不恰当的救护行为往往会对搁浅鲸豚身体造成二次伤害。未经专业人员评估,不建议公众直接将搁浅鲸豚推回大海。
为提高海岸消防队员的鲸豚保护意识,提高其搁浅救护技能,本次培训特邀请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室的科研专家欧阳明玥开展鲸豚知识科普讲座,为消防队员系统介绍鲸豚生物学基本知识,如我国鲸类资源概况、我国常见搁浅鲸豚物种等,并总结强调了海洋环境保护和鲸豚搁浅救护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针对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专家重点讲解了发现鲸豚动物搁浅时的正确做法,以及开展活体鲸豚救护行动时的注意事项,并与参培人员进行了互动问答。
为了做好鲸豚搁浅救护,三亚鲸豚救援队李海勤队长带领消防队员进行了搁浅救护现场模拟演练。演练重点包括发现鲸豚搁浅时该如何判断动物生命体征及生物学信息、如何开展科学救护、如何保障人员和动物安全、如何转运动物等。针对困扰队员的救援细节问题,救援专家在现场进行了细心解答和回应,并亲身示范和指导队员开展实操,力争使参培队员快速掌握鲸豚救护的基本方法。
本次培训活动作为《海南岛鲸豚搁浅响应网络建设》项目中的能力建设和科普宣传的一项活动内容,得到了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的经费支持。接下来,海南鲸豚搁浅救护力量还将走入海岸派出所、海警支队、高校及渔业社区等,继续开展系列式的培训活动,广泛普及鲸豚救护知识,提高海南鲸豚救护能力,推动跨机构多方联动,提升响应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长期开展鲸豚救援行动、能力建设、演练培训、科普宣传及经验总结等,长远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合海南地区情况的鲸豚搁浅响应网络,使得政府主管部门、海洋公益组织、海警、消防、研究机构、海洋馆及沿海社区等都能以一种相对灵活、积极且高效的方式参与海南的鲸豚搁浅响应行动,从而为我国南海鲸豚的保护提供重要保障。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