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5 来源:中国环境APP
最近北方某地生态环境部门关于禁止露天烧烤的通知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随便拉个污染工厂出来就够烤一年烧烤了”“不去盯大头专盯零散”;还有网友对比另一城市在烧烤出名后迅即做好游客服务,“看看人家”“高下立见”。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引发热议的露天烧烤禁令来自生态环境部门,而不是城管部门。管理烧烤摊应当是城管工商的事情呀!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正是这个“为什么”让露天烧烤的禁令上了热搜,而深层原因则是政令发布的时候没有充分向公众阐明其中的科学依据。
商业经营的露天烧烤摊,如果没有油烟处理设备,直排油烟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果再用木炭做燃料,污染就更严重了。我们熟悉的PM2.5和PM10、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没错,就是汽车尾气里常见的VOCs),还有醛和酮等羰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简称PAHs,臭名昭著的苯并芘就是其中一类),甚至还有微量金属。而且露天烧烤摊位多集中在居民区、商业区,排放的烟气严重扰民,吃烧烤附送吸油烟、从烧烤摊经过也会沾一身烟味,城管工商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都不会随意放任商业露天烧烤摊随意直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第三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三款“违反本法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都已经对露天烧烤做出了相关的规定。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均在城市管理、环保、防火等法律中对露天烧烤做出规制:商业经营的露天烧烤必须在特定地点,而且必须加装烟气处理设备;有些州的法律甚至规定了居民个人烧烤行为也只能在自家后院和公共用地的指定地点。近期火出圈的山东某市烧烤,2015年该市就发布了《关于在全市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引导露天烧烤“三进”(进店、进院、进场)经营,使用无烟环保炊具。至于工业污染和烧烤污染的对比,虽然工业排放量大,但是工业区大多远离居民区,对居民生活影响远不如露天烧烤摊这样直接。
生态环境部门对露天烧烤做出禁令,与城管工商部门的依据不同,“禁”的不是烧烤活动本身,也不会处罚无照经营的烧烤摊,针对的是烧烤产生的污染。比起单纯禁令,更重要的是引导烧烤摊选好地点、改良炊具、集中整治、降低排放,品尝烧烤美味的同时不再吸入附送的油烟。如果在政令出台的同时更做好科普,通过短视频、趣味科普等渠道的沉浸式传播,公众不仅明白了烧烤油烟害处的“所以然”,还能通过转发互动主动参与到环保科普之中,为既好吃又环保的烧烤打call,这样多赢的局面谁不喜欢呢?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