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19个国家、103家金融机构签署生物多样性融资承诺

时间:2023-04-27    来源:生态环境部   

4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在回答记者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支持的提问时表示,截至2022年7月,已经有19个国家的103家金融机构签署生物多样性融资承诺,同时,我国一些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地区已采取多种金融方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初步成效。

王志斌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福祉、健康的地球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自然经济报告》显示全球经济中有44万亿美元适度或高度依赖自然生态系统,这相当于全球GDP的一半以上。

金融机构作为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角色独特,既可以通过投资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也能发挥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填补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近年来,金融机构领域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不断推进。COP15第一阶段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及国际组织共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COP15第二阶段会议银行业自然与气候行动主题边会上,12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国际组织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行动方案》。据我了解,截至2022年7月,已经有来自19个国家的103家金融机构签署生物多样性融资承诺,承诺通过其融资和投资活动,保护并恢复生物多样性。

具体来看,一些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地区已经采取多种金融方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对野生动物肇事导致的居民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补偿并已实现全覆盖。再比如,2021年9月底,中国银行成功发行全球金融机构首笔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规模18亿等值人民币,用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在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时进一步考虑将建立多元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机制作为优先行动,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拓展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的参与和支持生多保护力度,丰富投资渠道,推动金融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开发并运用创新性金融产品和工具来助力解决生物多样性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推动和落实“昆蒙框架”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