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8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近年来,北京市将清洁降尘纳入“一微克”行动的四大重点治理领域,不断深化扬尘管控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深化扬尘管控工作机制,各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相互衔接、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扬尘精细化管控取得阶段性成效。2022年北京市降尘量为3.6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2.2%。
齐抓共管,强化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
施工扬尘管控方面,北京市借助科技手段,充分发挥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可视化、智能化监管作用,规模以上工程100%安装视频监控并纳入平台,加强视频巡查监管。2022年,共非现场巡查13万余项次,日均巡查350多项次,督促整改3700余项次,通报扬尘违法违规项目121个;同时,正向激励引导,累计评选“绿牌”工地181项,“奖优罚劣”引导督促施工单位强化扬尘管控,有效引导之下,防尘天幕、喷淋等扬尘防治的措施纷纷亮相施工现场。

北京市大兴区某工地的“防尘天幕”

北京市大兴区某工地正在“防尘天幕”下开展土方施工
道路扬尘治理方面,北京市对全市1.8万条城市道路实行分级管理,“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率提升至95%;有2412条背街小巷实现了100%机械化作业;每月对全市平原地区1900余条道路、550多个工地(场站)出口两侧100米范围进行道路尘负荷监测,督促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加强扬尘治理和清扫保洁,切断施工扬尘向道路扬尘转移,减少路面积尘。
裸地扬尘治理方面,北京市按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覆则覆”的原则,对不同类型裸地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2022年,共有4685个地块7617公顷实现揭网见绿,换算下来,大约有10800个足球场大小的地块脱掉绿网、披上植被。此外,创新采用栽植宿根花卉、播种地被植物、培养原生地被等生态方式治理裸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冬小麦等固土防尘。
突出重点、科技支撑,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强化监管执法。北京实施市、区、街道(乡镇)三级联动机制,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组织多轮次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源头执法、联合执法、非现场执法,严查工地扬尘污染、建筑垃圾违规处置、渣土运输车辆违规运输、泄漏遗撒等违法行为。2022年共查处扬尘类大气违法行为2.61万件,罚款近1.14亿元。
强化科技监管。北京已推出扬尘视频AI识别、重柴车在线、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卫星裸地遥感等科技手段开展扬尘管控,进一步推进“线索评估分析-精准溯源-督促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定期公布粗颗粒物(TSP)浓度和道路尘负荷监测情况,督促落后的街道(乡镇)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
科学精准、问题导向,2023年持续强化扬尘管控
2023年,北京将重点抓好推广应用先进防尘抑尘措施、完善视频监管平台使用、强化工地(场站)出口扬尘管控、加大扬尘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裸地扬尘等措施落实,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对问题突出的施工集团进行约谈、通报,开展专项整治,并开展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持续通报道路尘负荷连续排名靠后、工地(场站)扬尘突出等问题,督促及时整改,成立联合督导组,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挂账督办、一盯到底。城市管理部门将做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提升背街小巷保洁作业。
此外,市民如发现“施工单位未设置硬质围挡、渣土运输未密闭或遗撒、施工现场出口未设置冲洗车辆设施、施工车辆未经除泥冲洗驶出工地、施工现场道路及进出口周边一百米以内的道路有泥土和建筑垃圾、道路挖掘施工完成后未及时修复路面”等扬尘违法行为,可以拨打12345热线举报。北京也将对扬尘违法违规问题、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