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中环报特约评论员张厚美、刘娟:启发多收获多,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时间:2023-04-29    来源:中国环境APP   

4月,我们有幸参加中国环境报组织的特约评论员会议和现场学调研。无论是精彩的会议分享交流,还是余村、南太湖新区现场调研,以及在湖州市建设规划馆参观学,我们启发多、收获多,在湖州看见了美丽中国。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湖州风光。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的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也是我国丝、瓷、笔、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既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最宜人居环境的赞誉,也是今日湖州生态的真实写照。湖州把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精心打造的城市蓝绿空间体系、网络化市域生态空间格局、山水林田湖草域生命共同体,让城市融入自然、让美丽溢满湖州,让幸福簇拥市民,促进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绿色发展动能。

推窗见绿,抬头见蓝;岸清水澈,白鹭翩跹。湖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幸福的城市。三次走进湖州考察学,我们深深感受到,城市要发展,生态必先行。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绿色产业转型,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必然结果;从生态旅游到绿色智造,是从资源驱动向内涵增长转型的新路子;从十年前的“生态立市”,到今天的“生态强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了“两山”理念诞生地向践行地到示范地的蝶变。坑坑洼洼的矿山摇身一变成为“遗址公园”,复垦后的水泥厂旧址被改建成了五彩田园……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曾因开采石矿,山体满目疮痍,常年烟尘漫天,溪水污浊不堪。余村大力修复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转型发展之路。

截至2022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5万元,人均收入超6.4万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成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曾经废弃的矿山上,一座座国家级绿色制造产业园拔地而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的故事,深刻昭示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兼顾、共赢。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是湖州干部群众广泛的生态共识。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湖州像“绣花”一样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委党校食堂“人性化”的细节,彰显城市温度。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不仅反映在城市美、环境美,更反映在心灵美、生活美。余村的太阳能智能垃圾桶给游客美好的投放体验,不仅绿色环保,还能有效解决传统垃圾桶对使用者存在的卫生感染隐患。余村的生活污水“三分类”(厕所污水、淋浴污水、厨余污水),不仅强化了源头管控,而且节约了污水治理处理成本。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湖州最靓丽的城市品牌、最醒目的形象标签,是一张自带流量的“金名片”。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是保护者、建设者。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把“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人人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就能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共建共享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