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扬州广陵:推广贴心“码”管家,守护城市“烟火气”

时间:2023-05-10    来源:中国环境APP   

“前两天我们就完成了注册,以后再也不会忘记清洗油烟净化设施,也不怕清洗台账弄丢了。”某餐饮门店负责人魏家华,笑眯眯地看着手中自家店的清洗记录,连连点头。

这两天,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辖区内,不少餐饮店店主们都收到了这样一个“二维码”。原来,为了提高油烟净化效率、助力精准执法,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在全市率先试点推广餐饮油烟“码”管家,通过“一店一码”,对餐饮商户油烟净化设施清洗进行线上管理。

创新监管

守护城市“烟火气”,“码”管家上线来助力

“你好,这是我们广陵生态环境局目前推出的‘码管家’,麻烦你们打开手机扫一扫,先登记注册下店铺信息。”周五晚夜幕降临,烟火气在城市夜色中升腾。广陵生态环境局执法工作人员,正在辖区内挨家挨户开展推广。

“欢迎访问广陵区餐饮油烟净化设备管理系统”,扫描完二维码后,这几个大字赫然显示。只见页面上清晰分为“我是商户”和“我是巡检员”。点击“我是商户”后,即可看到餐饮店名称、营业执照、地址、属地、餐饮种类、经营面积、灶头数量、联系人、联系方式、油烟净化设备信息、厂家品牌、排量、功率、安装日期……信息详细又齐全。“注册好了。”大成烧烤老板臧光伟在待客间隙开始填写,10分钟不到,他就顺利联网“入驻”。

“商铺注册后,我们大数据联网可以在后台看到他们的所有数据,并且定期发送短信进行清洗提醒。”广陵生态环境局大气科工作人员介绍,“商户需要定期将清洗的记录上传,管理部门上门检查时,只要扫码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清洗台账。”

谈及设置“码”管家的初衷,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环保专员刘琦告诉记者,由于辖区内餐饮商户较多,而检查人员又少,如果餐饮商户忘记清洗或是超时清洗,就会造成餐饮油烟排放超标,致使居民投诉日益增多。

“生意太忙的时候,我们经常不记得及时清洗净化设备,造成排烟异常,还被老百姓投诉,生态环境部门还经常上门。”作为商户,广陵区东盟烤肉店的祝女士坦言,“有了码管家,属地和码管家及时提醒我们做好清洗工作,让餐饮商户油烟异味减少,投诉也少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扬州作为旅游城市嘛,我们也应该多做贡献,让扬州环境变得更好。”

目前扬州市广陵区已有430家餐饮单位进驻平台,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在广陵区全覆盖。“码”管家推出后,广陵区餐饮油烟信访呈下降趋势,由3月份的45件下降至目前的13件。

以汶河街道大东门街为例,因该街道连接旅游热门景点,沿街餐饮数量较大,故而造成周边皇宫小区居民反映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数量居高不下,自从开始推行“码”管家后,各餐饮业主自觉维护油烟净化设施,并正常运行,居民投诉明显减少,居民们表示小区内的油烟味比过去好多了。

精准执法

“现有餐饮+大数据+智能化”新模式,不扰凡人心

“过去我们全是靠人查,部分餐饮商户一旦忘记清洗、超时清洗,就会面临被执法的风险,最主要还存在造假情况。”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介绍,现在有了“码”管家平台,他们在电脑上就可以查看辖区内餐饮店的净化设备清洗情况,并能及时提醒商家做好清洗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了油烟设施清洗管理的线下+线上结合。

记者了解到,以前商户净化设备清洗为纸质台账,商户为了应对检查经常会提前填写众多台账,待检查人员上门后直接提供,检查人员经常发现时间、地点或者清洗图片与现场不相符现象,甚至很多时候商家无法提供清洗台账记录,也就无法判断商户是否按要求净化设备使用要求按时进行清洗。

但“码”管家的上线,杜绝了此类事件发生,因为“码”管家的清洗台账上传要求实时拍摄照片上传平台,杜绝相册图片上传,而且检查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系统,直接查看商家清洗台账,对超时商家可以再次推送信息提醒,如还未进行净化设备清洗,依法上门进行执法,节约了大量无效检查人力及时间,提高精准执法力度。

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蒋锐表示,“码”管家不仅可以服务生态环境部门现场检查,同时也可以服务其他职能部门现场开展餐饮油烟设备使用情况检查,实现资源共享。将“现有餐饮+大数据+智能化”相结合的“码”管家,开创了打造城市油烟清洗数据化管理新模式,也解决了生态环境部门餐饮油烟监管人员紧缺、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如今,又到了美丽的五月,扬州正值旅游旺季。“码管家”的不断深入推广,相信能助力整座城市更“亮”、人气更“聚”、商气更“火”、空气更“净”,让这烟火气,不扰凡人心。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