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3 来源:中国环境APP
2022年,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联合中国环境报社,面向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第一届“我的帮扶故事”主题有奖征文活动。各地环保人通过讲述亲身经历的帮扶故事,反映了监督帮扶队伍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战斗作风,展现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恪尽职守、使命必达的精神面貌,也锻炼了一批“善查、能说、会写”的执法人员。
一个好的帮扶故事,可以起到激励更多人奋进的效果。目前,第二届“我的帮扶故事”征文活动已经火热展开。如何全面、客观、真实地讲好帮扶故事?小编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不能只谈工作,不见人见事
征文活动各单位都很重视,大会小会作指示、提要求。于是,有些作者将征文当作政治任务完成,以写工作报告的方式,详细记录地方监督帮扶工作,内容不乏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工作机制如何得力的描述;有些人则从细节着手,讲述帮扶组如何克服万难,千里赴单骑赶到驻地,以时间轴记录工作程序,体现帮扶人员尽职履职的辛劳和不易,彰显帮扶人员责任与担当、个人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殊不知,这样记流水账、罗列工作的方法,不仅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反而因内容雷同,让读者产生形式主义的印象。
一篇好的文章要起到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作用,必须以“见人见事”为前提,要有真情贯穿全文。也就是对帮扶工作有感情、有行动。实践证明,真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监督帮扶干部,只有心中有民、心中有情,对群众疾苦第一时间去了解、出自真心去解决,才能换来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因此,只要真实记录帮扶工作所见所闻、感悟启发,实处着力,以小见大,就算不是辞藻华丽、旁征博引的锦绣文章,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022年获奖作品《理想无问西东 不悔芳华岁月》从“帮扶执法要善为,‘法’字当头做功课”“帮扶执法要敢为,‘干’字为要勇亮剑”“帮扶执法要有为,‘好’字为纲下苦功”等三个方面,生动地讲述了其参加监督帮扶的感悟与收获,展现了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形象;《那些奔走和坚守日子》通过记录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个瞬间,讲述了一群帮扶干部奔走在监督帮扶的路途中,坚守在自己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为追逐的梦想贡献着的光和热的故事。
要“讲好故事”就不能只“讲好的故事”
任何真实的故事都是复杂、生动而曲折的,不总是充满阳光,有时甚至充满自我矛盾,但只要结果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就值得讲。
一味宣传“正能量”,是不客观,也不是科学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逻辑。世间之事既有“正能量”又有“负能量”,只讲“正能量”不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有时需要“负能量”,即冲突:人物冲突、事件冲突,甚至心理冲突,在化解矛盾冲突中深入问题核心,探寻解决之道;在重重压力下不言放弃,奋发有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深化主题,凸显环保铁军的精神风貌。
2022年获奖作品《工作需要就去吧,孩子还有我呢?》《“小客服”偷师记》《”数据女工”的错位时空》等文章,真实地抒发了帮扶干部内心的情感,展现出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情感波动。唯有真实,读者才会相信,才能打动人心。
让小故事能见大智慧、大格局
监督帮扶工作需要谋定而后动,帮扶干部一定是一腔热血、满怀抱负,但缺少反思和总结,一样做不好工作。所以,我们在讲好帮扶故事时,需要总结提炼典型帮扶经验,遵从实际,多调研、多思考,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对照标准制定办法,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帮什么。
今年的征文活动要求以“共成长 同收获”为主题,要求进一步深入总结监督帮扶工作经验做法,认真分析基层环保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统筹谋划监督帮扶工作的新举措、新作为。
征文活动现已开始,大家一定会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故事期待与人分享。因为那些监督帮扶一线记忆,解决百姓身边突出问题的体会感受值得记录和珍藏。小编也在这里坐等您的来稿。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