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来源:中国环境APP
行走八闽大地,蓝天高远、山水如画。“清新福地”不仅是大自然的神圣赋予,更凝聚着福建生态环保执法铁军的智慧和汗水。
近年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立足全省“一盘棋”,坚持用大视野看执法、大格局谋执法、大担当抓执法,持续强化监测、监管、执法高效联动,充分发挥聚合效应,夯实筑牢守护生态环境的“铜墙铁壁”。
2022年,福建省在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居全国前列的同时,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复投诉同比下降46.2%,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保持全国第二,连续7年稳居全国前三。
让数据“开口说话”,助力执法提质增效
在去年全省“清水蓝天”执法行动中,提前梳理问题线索3千多条,现场核实存在问题1934个;“双随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率从3%增加到20.6%……
“数据赋能,让我们的执法更加精准高效。”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说。
以生态云为依托,深挖大数据优势,站在流域、区域、行业的视野进行审视分析,运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视频监控”,“抽丝剥茧”精准锁定问题,让数据“开口说话”,为一线执法提供定向雷达和靶标方向。
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自动监测数据的分析,细分不同触发条件的处置层级,细化响应措施,特别是对敏感指标异常、断面水质跨类别下降等重点问题,组织省级监测、执法人员开展深入排查。
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定期梳理信访投诉的区域行业分布、态势变化、整改需求等情况,分析诉求焦点、潜在环境热点和敏感问题,对重复投诉的重点信访件,拉条挂账逐一推动整改化解。
“以前执法技术手段有限,面对一些狡猾的逃避监管行为,查办起来困难重重。现在,通过分析数据就能精准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现场检查再结合便携式检测仪、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经常一查一个准。”一名基层大队执法人员感慨地说。
让监管全程闭环,常态长效主动作为
“全省持证排污单位有11万多家,而从事一线执法的仅1千多人,虽然总体成效不错,但由于人少事多,解决问题更多地停留于‘点’上。”谈及以前的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福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环境执法绝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关键在于思路的转变——
强化顶层设计,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研究出台《关于强化监测、监管、执法高效联动助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全面强化各环境要素协作响应的整体性、协同性。
建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统一战线,对于发现的问题线索,监测、监管、执法力量联合会商,快速响应、联勤联动、交互支撑,实现预警排查实时化、决策支撑智能化、指挥调度扁平化。如2022年初福建某地空气质量出现SO2浓度异常,省级执法、监测人员直插一线,通过“大数据分析+走航监测+现场暗查”摸排溯源,在依法查处的同时,指导和督办属地实施减排降量,次月,当地空气SO2浓度即下降了23%。
借民力、解民忧,福建省积极拓展有奖举报、环保设施开放日、典型案例公开曝光等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途径,去年办理有奖举报175件,增加4.6倍;公开典型案例98起,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求必有所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
让各方“同向发力”,标本兼治解决难题
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既要真刀真枪让利剑时刻高悬,也要提防治理“一阵风”、整改“一刀切”,这就需要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各方合力,久久为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统筹各方力量,全链条推动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地方落实属地责任、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对违法企业的个体性问题,在依法查处基础上,分类采取移出正面清单、强化信用惩戒、列入重点排污单位等措施。同时,建立亲清服务平台,直面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中的“疑难杂症”对症下药,做到有政策指导、有亲情提示、有咨询互动、有治理方案,激活企业自我守法的内生动力。
对一线执法反映出的环境管理问题,研究分析问题症结,举一反三完善监管政策,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对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问题,运用“项目工作法”,推动生成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实施系统性综合治理。
对涉及地方党委政府或职能部门工作的,予以省级挂牌督办,纳入省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线索。如某地建陶行业治理不到位导致重点流域断面挥发酚超标,通过督察通报推动当地政府实施建陶行业综合整治,超标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下一步,福建将继续以执法的“点”,带动监管的“线”、撬动整治的“面”,推动产业提升、治理提升、管理提升、环境提升,让八闽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