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来源:中国环境
5月20日——31日是天津市第37届生态环境科技周。期间,将举办包括2023年天津市“大学生在行动”环保科普、“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海选等在内的10项活动。本届生态环境科技周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副主题为“格物致知、生态和谐”。
据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科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环境科技周所设置的10项活动,旨在展现科技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与碳中和等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成果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项活动包括,开展2023年天津市“大学生在行动”环保科普活动。动员组织高校大学生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志愿服务,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提倡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举办2023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海选活动。通过讲好天津生态环保故事、传播天津生态环保声音,引导公众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开展生态环境科普进校园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实地教学实践,讲解低碳环保科普知识、开展环境监测科学实验,提高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素养。
开展“共享自然—环保小卫士”探索发现活动。围绕环境污染、生物减少等现象,组织青少年通过探索环境科普基地、开展环境监测实验,发现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低碳环保理念。
组织“天津小记者团”实践活动。录制视频节目并在媒体播放,进一步扩大环境科普受众群体,广泛传播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开展“我为群众讲监测”水站公众开放活动。选取设施完善、运行稳定、周边环境优美、交通出行便利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让公众零距离体验环境监测,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同感。
开放生态环境与双碳科普基地。宣传讲解全市生态环境工作亮点、科研成果、科技装备和科普知识,体验碳足迹计算器,在展示科技魅力的同时,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
开放生态环境监测科普基地。通过讲解环境监测等专业科学知识,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定期推送生态环境保护和“双碳”科普知识。依托政务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减污降碳‘涨知识’”专栏,宣传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营造人人崇尚生态文明、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
开展典型案例及科普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和优秀科普作品,提升生态环境科普作品创新研发能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多渠道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展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