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为2022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优秀选手,我有幸被南京市江宁生态环境局推选参加2023年3月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成为帮扶6组中年龄最小的95后监测新生力量。与我同行的还有连续两年先后获得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个人的柳伟、李刚同志,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源执法等方面的专家黄玉林、江俊、赵星、马遥等同志。我深知与专家、前辈之间的差距,紧紧抓住难得的学习机遇,在发挥自身监测技术专长同时一路干一路学,苦练内功积势蓄能,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和业务水平。
进驻后我们发现部分小微企业、家庭式作坊抱有侥幸心理,未按照预警等级严格落实管控要求。这些小企业地址描述模糊,在村子里很难找到;为躲避检查,个别企业甚至在检查组到来之前摘掉企业牌匾、大门紧闭,将企业外观伪装成民用住房,为检查组进厂检查制造一定困难。帮扶组同志结合前期对帮扶地的调研研究,发挥“特种兵”式作战技能,经验丰富的前辈黄玉林同志告诉我可以借助排污许可证、专业地图、询问村民等方法,准确标记企业地址。马遥、赵星同志另辟蹊径地通过站在高处眺望寻找烟囱、密切关注每户进出车辆状态、倾听治理设施电机响动、无人机协助定位等多种举措,捕捉关键细微线索,找到位置较隐蔽的多家人造板、家具制造等行业企业,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前辈们用行动告诉我,是充分用好调查研究这把“金钥匙”,是“火眼金睛”的经验传承,是使出“抠鱼鳃”的招数解决帮扶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通过调阅在线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及查看生态环境部的重点名单,我们发现了某化工企业排放大户,该企业属于无机酸制造行业,有2个制酸废气排放口,排放硫酸雾、硫化氢、氨、甲苯、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存在异味扰民及健康安全隐患。为获取精准的监测数据,我们决定立即开展手工监测并与在线设备数据进行比对。考虑到该企业通往废气监测口的楼梯蜿蜒曲折,有些地方被酸腐蚀,稍有不慎可能会灼烧皮肤。我向组长主动请缨,二话没说扛着几十斤的废气监测设备,爬上了30米高的烟囱开展废气手工监测。烈日下夹杂着酸味的风扑面而来,我脑海里想起了执法尖兵李刚同志在2022年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人才科技工作大会上的分享——行动是提升能力的必由之路。监督帮扶工作需要每一位监测技术人员发挥“在状态、超常规、勇担当、有作为”的工作作风,默默长期坚守在环境监测一线,以切实的行动提升监测业务能力,履行环境监测工作职责。
当我们在晋州市突击检查企业时,偶然发现路边飘出阵阵恶臭,顺着气味找到正在生产的某橡胶有限公司。一推开企业大门,硫化物的刺激性味道直冲鼻腔,伴随着强烈的咽喉不适感。我瞬间跑到了大门外面,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耳边却传来柳伟同志的声音“这种污染严重、对人体伤害巨大的企业怎么能放过呢。”在前辈们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兵分三路,仪器检查组直接守住在线设备站房;现场监测组直扑废气治理设施排口开展监测;台账检查组认真核查企业台账情况。我所在的现场监测组利用现场嗅辨和便携式监测仪器双管齐下,很快发现企业废气治理设施的收集罩口风速为0 m/s,毫无收集效果,废气充斥着整个车间并通过门窗逸散;水循环冷却塔飘散出强烈的刺鼻味道,冷却池外侧VOCs达到了10.47 mg/m3,管道泄漏出VOCs更是达到了36.88 mg/m3,远远超过国家要求的排放限值。执法监测专家黄玉林同志告诉我,监测执法是一把“利剑”,面对企业违法行为,我们要执法监测联合发力,全力以赴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生态环境局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