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快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实现“双碳”目标,这“八大抓手”要抓扎实

时间:2023-05-28    来源:中国环境APP   

“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呼唤深度的管理、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5月27日,在珠海举办的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表示。

会上,杜祥琬作《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主旨报告。其中,杜祥琬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八大抓手:

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要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后趋稳,内部结构优化升级,严控“两高”行业产能,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赋能各行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构建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因地制宜进行空间上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

二是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和基础。

要坚持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持续推动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下降。安全平稳向非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变。

三是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妥实现电力行业净零排放。

要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实现存量煤电安全有序地清洁利用,平稳过渡到存量替代阶段;要以储能助力新能源消纳与稳定,近期着力发展抽水蓄能,保证电力平衡和系统惯量,中远期大力发展电化学、压缩空气、制氢、飞轮等多类型的新型储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消纳新能源,建立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及辅助服务市场,完善电力预警机制,利用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技术辅助新能源消纳。

四是以电气化和深度脱碳技术为支撑,推动工业部门碳排放有序达峰和渐进中和。持续推进工艺替代升级、电气化、深度减排技术攻关,并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资源与碳捕集封存(BECCS)等技术完全脱除,实现碳中和。

五是通过高比例电气化实现交通工具低碳转型,推动交通部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提高运输工具电气化水平,推动铁路电动化,推动内河航运船舶电气化替代,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氢燃料等航空燃料替代。

六是以突破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为重点,实现建筑用电用热零碳排放。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改造和延寿,倡导节约优先,避免“大拆大建”,加强建筑节能改造,突破和运用新技术。

七是运筹帷幄做好碳中和“最后一公里”的碳移除托底技术保障。要大力发展林业碳汇、碳捕集与封存CCS、CCUS、二氧化碳驱油等技术,到2060年可实现年碳移除26亿吨。加大碳移除技术攻关和产业培育力度,推进碳汇和CCS CCUS工程集成示范工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

八是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机制,建立健全减污降碳统筹融合的战略、规划、政策和行动体系,完善碳交易制度。

杜祥琬同时指出,我国碳排放量基数大,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短,必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的碳中和。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