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开放共享是开端,更重要的是随后的共护共治

时间:2023-05-29    来源:浙江日报   

支一顶帐篷,约三五好友,在大草坪享受“诗与远方”,这样的惬意杭州人或许过不了多久就可在家门口的绿地享受到。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杭州成为首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试点城市之一。近日,杭州计划首批开放10处城市公园绿地,明年预计开放1000处。在本轮试点中,杭州市将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中选取合适的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运动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们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

人间五月天,正值踏青好时节,城市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恰逢其时。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升,以及疫情带来的生活变化,人们更加意识到身边拥有一块公共绿地的可贵,也催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因此,作为城市“肺泡”的公园绿地,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景观造林,公园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部分,正日益成为城市的能量场所。通过开放共享公园绿地,可以不断增强人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期待。

所以说,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与百姓日益增长的户外休闲活动需求是相呼应的。群众有需要,服务就得有配套,要为这样的开放叫个好。

但开放的同时,不少人也有担心和忧虑。以前说起绿地,常听到“人家的草坪能踩能坐能踢球,咱们的草坪只能看看”这样的牢骚,在公园草地上也常有“爱护小草,禁止入内”的牌子。这一开放,市民游客增多,如果出现搭建帐篷乱打地钉、过度踩踏、垃圾成堆等问题,势必会给公园绿地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人们不禁担心公园绿地开放也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窠臼。

开放共享是开端,更重要的是随后的共护共治。绿地不仅代表城市形象,也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垃圾处理、设施维修、绿化管护……这些都考验着城市治理能力,也离不开市民的自觉自律。如何答好这张铺在大地上的绿色共享“考卷”,是对管理者和市民素质的双重考验。

提高市民素质需要倡导,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达成管理与自治的平衡。这一举措让人欣喜地看到,怎么开放,开放什么,不单是主管部门说了算。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目前正通过网络问卷等方式邀请市民一起参与制定杭州草坪文明开放公约。帐篷区应该设在哪里?适宜哪些文化体验、市集经营类活动?使用公园绿地无法忍受的因素有哪些?还有哪些公园适合开放……调查问卷详细而有针对性。

“共建共治共享”这张金名片需要管理者和群众共同擦亮,厚植社会根基。管理者广泛收集民意,虚心听取,因势利导,同时让公众参与协商、决策,并让公众自己监督执行,或许就能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传统窠臼。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