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生态环境部: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守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

时间:2023-05-29    来源:生态环境部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回答记者关于监测数据质量的提问时表示,近年来,我部一直坚持“保真”“打假”两手发力,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手段的质量监管,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个别地方依然存在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下一步,将持续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制定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重点工作计划,对人为干扰监测站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恶劣行为,坚决“零容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蒋火华介绍,生态环境部还是一直高度重视监测数据质量,我们始终强调,监测数据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坚决“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蒋火华说,今年初,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2年查处的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情况,这些案件表明,排污单位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的现象触目惊心,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已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蒋火华指出,除排污单位自动监测领域外,我们对环境质量监测领域的数据真准全问题也非常关注。因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直接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保真”“打假”两手发力,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手段的质量监管,取得了较好成效。总体来看,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是可靠可信的,但个别地方依然存在人为干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因此,监测数据质量监管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永远在路上。

蒋火华介绍,2022年,有两个案件很有警示作用。一是某国控城市大气点位周边发生的无人机喷淋案。涉案人员企图通过“选择性治理”的方式影响国控监测点位周边环境质量,达到大气质量目标考核要求。最终,地方有关部门依规依纪给予相关责任人员免职、党内严重警告、诫勉谈话等党纪政务处分。二是某国控水站发生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涉案人员用海绵堵塞采水口管路,干扰监测,造成该站自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严重影响了国控水站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最终,地方审判机关依法判处涉案单位罚金5万元,判处5名涉案人员有期徒刑1年至8个月不等。

蒋火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努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一是持续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二是制定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重点工作计划,重点围绕国控站点监测运维质量、基础保障和人为干扰等方面,及时发现并整改突出问题,查处通报典型案例。三是对人为干扰监测站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恶劣行为,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一查到底,绝不手软。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