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来源:中国环境
茅洲河是广东省深圳市第一大河,流域面积约388平方公里,流域人口约452万人。
如今的茅洲河鱼翔浅底、白鹭翻飞,每天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到此游玩打卡,已然不见当年重度污染、当地居民谈之色变的“臭水沟”模样。
在第52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中国环境报记者随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新环境)开展的“清新环境深水行活动”,走进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水咨询),并深入深水咨询典型项目地点——深圳市茅洲河干流上游、松岗水质净化厂、荔枝公园、观澜河等处调研,实地感受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深度参与水生态环境治理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全国首个大型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广东省乃至全国流域治理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深水咨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茅洲河干流上游段管养项目中,他们创新尝试了“物业(万科)+专业(深水咨询)+合资公司”的物管模式,通过“水务+园林”专业化融合,以公园化管理打造碧道管养新示范。同时,项目还建设了茅洲河智慧管控平台,探索劳动密集型管养工作的信息化转型,提高项目管控决策支持力度。
茅洲河干流上游段管养项目 徐卫星摄
在观澜河中游西侧的观澜河湿地公园,每天可以深度处理4.5万立方米来自龙华水质净化厂一期的尾水(准Ⅳ类)。
记者在现场看到,湿地系统与河道两岸的公共绿地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同时具有观赏、亲水及公共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在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滨河休闲空间。
“我们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治污技术,使污水资源化符合节能、环保、生态的建设理念,污水经过生态氧化池、垂直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等工艺深度处理,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后排入观澜河。”深水咨询观澜河干流管养项目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来自龙华水质净化厂一期的尾水经过观澜河湿地公园排入观澜河,河道水质清澈,鱼儿成群。徐卫星摄
茅洲河干流上游段、观澜河干流管养项目等是深水咨询深度参与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缩影。作为清新环境水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咨询长期致力于城市水环境综合服务,是深圳市最早从事水务工程咨询和工程建设监理的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专业积累,目前已形成“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水务市政设施运营和环保设施建设运营”三大业务板块,每年提供咨询服务的项目超过1000个,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十余年稳居广东省、深圳市水务市政行业咨询市场首位。
就在不久前公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名单中,深水咨询负责的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和铁岗水库牛成村建成区径流调蓄转输工程两项工程榜上有名。这已经是深水咨询七获大禹奖了。
布下“重子”,实现水务板块轻重并举、相互赋能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供需矛盾突出,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并存。
“纲要的发布对整个水务板块未来10年的发展起到了利好作用。”清新环境董事会秘书兼资本运营部总经理秦坤向记者表示,城市水务服务的行业难点,就目前的整体宏观环境来看,一方面来自于政府支付方面,另一方面是怎样拓展新型业务。目前,传统环保业务市场需求逐渐降低,以工程驱动高速增长的业务模式已告一段落,怎样开拓新业务模式等,是保证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2021年4月起,清新环境收购国润水务、深水咨询等公司股权,进军水务治理领域。2022年,清新环境全年实现收入80亿元,其中,水务板块实现收入 23.5 亿元,在公司收入中占比在30%左右。近年来,水务板块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运营项目的持续增加。
“清新环境在水务板块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是公司在水务板块的项目布局,以及管理和运营能力。目前,水务运营项目主要布局在四川,全过程咨询监理等轻资产业务主要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秦坤表示,深水咨询的加入对清新环境水务板块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加持作用。
”从战略部署上看,深水咨询的加入,基本完成了清新环境水务板块以‘西南为中枢,粤港澳湾区为重点、并向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扩张’的战略意义。从产业链的延伸上看,深水咨询与国润水务轻重并举,相互赋能,实现了从规划设计、建设、投资、设备集成、技术研发、运营、融资等全产业链能力,进一步增强清新环境水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秦坤介绍。
据了解,深水咨询加入后,清新环境在政策、资源给予了深水咨询加持,进一步助力深水咨询走出湾区,布局全国的战略落地;同时,技术上取长补短,技术上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截至目前,清新环境及国润水务协助深水咨询拓展四川省内业务,相继在德阳市罗江区、雅安市荥经县等地开拓了新的订单。如荥经县特许经营项目每年合同金额有2600余万元,期限16年,合同总额超过4亿元。同时,在深水咨询科研实力的强力支撑下,清新环境水务板块正在开展污水厂集群智慧化和智慧供水的工业化示范,同时在进行零碳工厂、硫铁自养反硝化等低碳水处理工艺、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