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来源:中国环境
2023年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成功举行主题为“零碳ESG生态,探索低碳未来”的国际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趋势论坛,并发布了中国企业2022年度CDP披露分析报告。
据悉,此报告由普华永道与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简称“CDP”)共同撰写,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碳目标,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认知与能力,共同探讨国际可持续发展披露趋势以及企业应对策略。普华永道亚太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郭薇诗表示,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碳信息披露并助力企业实现低碳商业模式的转型。在此经验的基础上,将与 CDP 的合作扩展到更广泛的亚太地区,首先是东南亚。
在论坛上,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表示,希望借助本次碳博会的平台,探讨国际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趋势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为国内企业提供借鉴,弥合国际标准与企业认知实践之间的差距,推动国内与国际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的打通,推动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统一化、透明化的进程。
普华永道中国专业技术部合伙人金以文从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的视角解读了目前新的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对国内上市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是数据可获取性以及准确性,以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例,企业需披露关联企业的排放量信息,但从联营公司、合资企业和其它合并的子公司获取信息可能存在数据可得性和数据质量的挑战,这在传统财务领域也不少见;
二是系统、流程、内控、管治、能力建设等重要环节,如ISSB要求使用气候情景分析识别企业气候韧性,而复杂的气候模型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数据积累;
三是财务和非财务报告的一致性,ISSB S1准则的最终目的是要求企业同步发布可持续报告和财务报告,以确保投资者获取完整信息。尽早研究法规和准则的适用性能帮助企业抢占先机,及早识别优势与差距。特别是对于需要遵循多套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企业,应综合比对不同准则的具体要求,设计并实施能够满足多套准则的最佳工作方法和流程,以避免重复工作。”
此外,普华永道税务部合伙人钟司亮分析了欧盟最新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中国出口欧洲的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随着不同国家区域陆续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法规,出口企业面临的不只是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合规要求,还可能面临运营成本改变的挑战。” 钟司亮说道。
根据CBAM的要求,在2026年前的过渡阶段要求企业提交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数据,在2026年后企业不仅需要企业提交产品的碳排放数据,还需支付对应的碳排放费用。目前覆盖的六类商品包括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以及氢类化工品,未来可能会扩展到更多被ETS覆盖的行业和产品品类。
对此,钟司亮建议,涉及这六类商品和未来可能受CBAM影响的出口企业,一是及早开展碳盘查并核算相关产品的碳足迹;二是,建立数字化的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为未来碳排放数据的核验提供便利;三是,加快制定低碳转型的战略和路线图,尽可能降低企业和产品层面的碳排放,尽可能减少CBAM对企业成本的负面影响。”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