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来源:中国环境APP
今年3月份,我有幸被局党组推荐参加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成为重庆帮扶工作组的一员。
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安排,2月28日,重庆市7名同志和生态环境部华南科学研究所的1名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进驻河南省驻马店市,对驻马店市开展大气帮扶工作。进驻后立即组织了专项工作培训,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学习大气帮扶工作相关业务知识。
经过半个月的奋战,在全组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对全市10余个区县开展了大气帮扶工作,累计检查企业30余家,发现问题线索80余条。回顾半个月以来的工作,我认为,有一种信念一直在引领我们前行。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定力指引我们前行。还记得在检查一家企业时,发现监测数据连续相等的情况,经过现场分析怀疑企业要么在线数据动了手脚,要么探头存在严重堵塞,经过仔细排查,断定可能是采样探头堵塞;让我没想到的是方佳倪和徐平主动申请爬上了七十几米的高烟囱要去一探究竟;因为在一起帮扶的日子里就了解到他俩有严重的恐高症,稍微爬上一点高度,就会手脚发软,产生眩晕感,其实我自己也有一点恐高,深知恐高症站在高处袭来的那种恐惧感,看着他们爬梯过程中颤颤抖抖的身体,心里为之敬佩,经过排查,确认是采样探头严重堵塞。他们为了消除心中的疑惑,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这种工作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决不屈服永不退缩”的毅力指引我们前行。走进一家轮胎生产企业,发现车间地面上布满了一层细细的黑灰,这应该就是制造轮胎的颗粒物了,抬头望去设备钢架上累积的黑色灰尘厚度不低于2公分,引起了我和方佳倪的注意,分析原因可能是污染治理设施出现了严重问题。经排查,该公司拥有4条生产线,当时仅有2条生产线在生产,采用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污染物治理;爬上二楼小平层,打开光氧催化和活性炭吸附箱时,让我们震惊了,光氧管上附着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已发挥不了催化作用;活性炭已变成了“蜂窝煤”,吸附作用更无从谈起。爬楼过程中,楼梯狭窄,头顶上方布满了钢架,我一脚踏在2公分厚的灰尘,溅出的灰尘,洒了方佳倪一头,只听见一声尖叫,我下意识抬头,自己脸却撞上了钢架,散落的灰尘,全部洒在了脸上和耳洞里,一瞬间感觉自己变成了黑面包青天,我和方佳倪简单对视一眼,互相提醒“小心”,没有多余的话,只有继续向前的步伐。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