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19 来源:钱江晚报
推进体育美育,仅靠考试是不够的
本报评论员 陈江
“积极推进体育考试改革,科学设置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丰富选考项目,完善测试标准。”“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不得以艺术考级、社会考级成绩代替学生美育评价结果。”
近日,这两条被概括为“体育考试分值要提高,艺术类科目或纳入中考”的消息,在浙江家长中广为流传。消息来自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发布的关于体育和美育的两份征求意见稿。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这两份征求意见稿重新定义了体育和美育,从政策层面提高了艺术和体育教育的地位,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示了教育评价改革方向上的引导,或将迎来素质教育的崛起,令人欣慰。
人人都知道,教育应该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为目标,这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可是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大多数时候,仍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以至于多年来,“体育老师生病了”成为中考生、高考生心照不宣的一个玩笑梗。
学校的体育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少年儿童强健体魄,提高审美修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升学为目标的传统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不够,学生的空间感觉和审美能力在运动和艺术体验过程中更能获得营养,得到锻炼提高。
中国的美好未来,需要拥有健康体魄和审美能力的年轻一代。加强对体育、美育的重视,将两科纳入中考科目有其必要性。目前,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施加的压力减少,课内课外时间相对充裕,无疑是让孩子们重拾对体育艺术的兴趣,践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时机。
体育提分、将艺术纳入中考,意味着艺术特长、体育优势成为“刚需”,将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重视。素质教育或许可以借此得以更好实施。同时也要思考,在升学的指挥棒下,如何避免艺术培养成为家长“鸡娃”的新赛道、孩子们的新负担。因此,要推进体育美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还得进一步完善落实细节,仅靠考试来倒逼学生,是不够的。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