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来源:中国环境APP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端午至,粽米飘香,龙舟竞渡,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粽子的原生态包装材料到绿色低碳运动赛龙舟,粽叶的丝丝飘香之中,浸透着家国情怀,也传递出先人们尊崇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端午节这天,还有一部聚焦昆虫世界的动画电影《疯狂小世界》吸引了众多家庭的目光,它讲述了微小的昆虫为了守卫家园,鼓起勇气对抗强大蝗虫的故事。
端午是一个很好的自然教育课堂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曾出版过一本名为《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书籍,第一次指出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断裂问题,并提出“自然缺失症”一词,描述当代儿童花在自然中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症状或多或少会对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端午恰逢仲夏之季农历五月正午最盛的日子,此时,自然间,森林里的生命最为热烈喧嚣。
当城市高楼遮蔽了晴午的阳光,隔绝了森林的茂盛,城市中的人们似乎只能在吃粽子、挂艾草间找到节日与自然的影子。
自然教育的回归,显得迫切而重要。正如电影《疯狂小世界》把目光对准日常生活中不常观察的昆虫们,采用新颖的微观视角,以拟人化的表达手法构建出昆虫小世界的勇气、责任和友谊,让孩子回归到自然教育的课堂。
从荧幕照见生活,在端午节的知识体系中,以饮食为中心和药物为中心的一系列节俗内容,本质上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从吃粽子、艾馍馍到喝雄黄酒、菖蒲酒,从采药、制药到用药,端午各种民俗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是用自然之法,以自然之物,表达出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敬畏。
端午三天小长假,也恰好给了我们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例如带着小朋友们去仲夏的森林中观察光影的层次变化,跳进昆虫绿色的大课堂,嗅出植物的情绪变化,以自然界鲜活的感觉、气味和声音激发出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新奇世界。
江苏的物种家底可以满足关于自然的想象
近年来,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目前全省物种数已更新到6903种,其中陆生维管束植物1999种、陆生脊椎动物449种、水生生物2537种、昆虫1918种,另外还记录到松叶蕨等在江苏极为少见的孑遗植物小种群。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让孩子们对自然的想象得到最大化延展。
例如,前不久,在苏州太湖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中,清晨5点的太湖湿地,强脚树莺、灰椋鸟、鹊鸲、田鹀、暗绿绣眼鸟等身披彩衣的“空中精灵”就已打破晨光的寂静,它们有的从温暖的芦苇丛中醒来,整理羽冠,准备振翅飞翔;有的早早立于枝头鸣唱,呼朋唤友,一声声啄出曙光之色,十分灵动可爱。
再如,仲夏的镇江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水光潋滟、草木葱茏,通过化工企业搬迁,退渔还湖、退渔还湿等工作,吸引了包括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和青头潜鸭、白枕鹤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小天鹅、白琵鹭、苍鹭、长耳鸮、鹊鹞等3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此筑巢栖息。
位于常州的滆湖生态观测试验中心,更是设计了“群落生物监测开放”和“体验微观世界——显微镜下的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板块,让来访者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体验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观察显微镜下的藻类标本成片或观察底栖动物,对照图谱,识别藻类和底栖动物种类。
在江苏省不断筑牢生态基石,打造水韵江苏的背景下,鱼跃、蛙鸣、鸟飞、蝉唱的生态景观已在江苏各地随处可见。而传统节日不仅是一个节庆活动,更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地、人、物的生命关联,是了解文化、生命和生活最好的窗口,端午小长假期间,把课堂搬进自然,一起去观察、记录物候的变化,享受热烈美好的自然时间和体验吧。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