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生态文学大家谈|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山西篇章

时间:2023-06-27    来源:中国环境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文学也在创作中展现出新视野和新空间,成为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文学的时代关怀。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方向,提出了发展新时代生态文学的具体举措。中国环境报特开设“促进生态文学繁荣发展大家谈”栏目,呈现各地推动《意见》落实落地见成效的举措、生态文学创作者的心得体会、专家学者的观点建议等,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文学力量。


巍巍太行,千古横亘。滔滔汾水,源远流长。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重镇,山西不仅在生态环境文学起步较早,而且在生态文学领域持续推进,始终与中国生态环境文学的发展相伴俱进。许多有着深厚的自然情怀和历史担当的作家,积极投身生态文学创作,成为新时代文学景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6月17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座谈会在太原举行。这是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作协日前联合印发《意见》后,省级层面最早开展的研讨会之一。

来自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的相关负责人与山西省作家协会的领导和作家们面对面,就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讲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山西故事展开交流与讨论,为以文学形式推进美丽山西、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关注《意见》出台,期待引领发展

作为我国生态文学领域第一个指导性文件,《意见》的出台引发了与会嘉宾的诸多关注与思考。

山西省文学评论家协会主席、文学评论家杜学文表示,《意见》的出台对山西生态文学创作的组织者、参与者是非常重要的激励,对进一步做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推动。

山西省散文学会主席、散文作家谭曙方表示,《意见》对于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的文明水准,公众的环保意识,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山西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太原市作家协会主席、《都市》主编刘照华认为,《意见》提出“促进文学创作将生态意识作为重要思考维度”,属于“画龙点睛”,说明《意见》是讲求实效的指导性文件,接下来的关键在于深入把握和具体落实。

中国环境报山西记者站站长、生态文学作家李景平认为,《意见》是第一个纲领性的生态文学文件,是第一次纵深性的生态文学阐释,确立了生态文学新的内涵、新的方向,不仅将推动山西生态文学朝着新的方向实现新的攀升,也将指引中国生态文学更加根深叶茂,实现新的发展。

为推动《意见》更好、更深入的落实,嘉宾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杜学文建议在环保和文学两个系统间建立一个更明确、可运行的良性机制,适时建立创作基地或研究基地,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和作家的密切联系。

谭曙方建议,结合《意见》出台,在山西建立一套能够真正促进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有效机制,使作家们写出更多更好的生态文学佳品。

结合自身体会,感悟使命责任

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实践,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广大作家也不例外。身为文字工作者,广大作家如何以文学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上,与会嘉宾结合自身感悟亲历,表达自身的态度和观点。

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作家杨遥是一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者。他不仅亲身参与防止荒漠化干旱、保护源头植物、保护水源等行动,还在自身创作中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我所有的创作几乎都贯穿着生态文明理念,以后还要继续保持。我愿意让文学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杨遥说。

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太原日报社副总编辑徐大为从太原晋祠稻田泉眼复流的新闻事件联想到宏观层面的生态环境改善,引发了他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他表示,身为作家,要站在更高层面,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厚的情怀关注、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反映在作品中。

山西省老文艺家协会主席、纪实文学作家陈为人在年初举办的“大地文心·美丽书写”山西座谈会上曾提出“生态文学要体现生态环境的制度保障”,此次座谈会他从太原企业家李双良治理渣山的事迹出发,谈到了对生态自然的感悟,那就是“要珍惜大自然的赋予,也要认识大自然的规律”。

语文报社原副社长高海平每每在绿水青山间行走,总是心旷神怡。在他看来,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作家来说,要严守正义,保持客观公正,用手中的笔去履行两大使命:一是要不遗余力地歌颂和赞美大自然,赞美脚下的土地及其守护者;二是要关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工厂企业为生态环保做出的贡献。

围绕“生态文学应有更大格局、更高追求”的主题,刘照华也着重谈到了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家应该担当的角色。

刘照华表示:“对一个作家来说,他只要关注人类命运、关注我们当下人的具体生存,就不可能不关注生态问题,不可能不把生态写作纳入他的创作范畴,所以,我觉得生态文学应该视为作家的本分,更普遍地体现为作家的自觉创作。”

 聚焦文学创作,建言繁荣路径

意识层面认识到参与生态文学创作的必要性,只是第一步。当前,生态文学还面临如何明确创作主题、如何扩大创作队伍、如何创新表达形式等诸多问题。对此,许多嘉宾也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杨占平以五个关键词提出了生态文学如何创作和推广的意见。这五个关键词分别是:写什么、谁来写、给谁写、研讨提升、转化(破圈)。杨占平建议,要建立一种鼓励机制,把专业作家、业余作家、网络作家都吸引到生态文学创作中来,写出具有社会性且读者喜欢的作品。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学者,也要多写评论文章,加强研讨,使评论发挥创作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杂志主编黄风强调,生态文学作品一定要讲求文学性。要以文学的方式架构“生态”,要以文学的语言叙述“生态”,要以文学的情怀抒写“生态”,这样的作品才是生态文学作品,才有可能产生像《寂静的春天》《瓦尔登湖》那样的优秀之作。杨遥表示,新时代生态文学,要有文学性,要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要以丰富的内涵书写生态文学,描写生态的同时,要写人与自然的相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映像》杂志执行主编蒋殊参加过两次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活动,并持续多年参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相关活动。这些经历将她拉进“生态写作”这个行列,开始关注与思考生态,也深刻体验到走出去的重要性。

在蒋殊看来,身为文字工作者,有三方面的生态值得书写:一是对于创造美好生态中的精神;二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敬畏生态的意识;三是对大生态回归的呼唤。“愿大河归来,花开成海”是蒋殊心中对未来人与自然相处最美好的期盼。

 引入出版视角,开阔创作天地

当生态文学在谋求繁荣发展路径时,与市场、读者联系更为紧密的出版行业也在与生态文学创作同频共振,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

如何以出版带动创作,以创作促进出版,推动生态文学走向更广阔、更有内涵的新天地?此次座谈会邀请到图书期刊出版领域的相关人士参与讨论。

北岳文艺出版社近年来在生态文学出版领域持续发力,在诗歌、散文、长篇报告文学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果,如傅菲的生态散文系列、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大湖消息》、《大地伦理》等。近期,还将推出李景平、谭曙方主编的生态文论合集《值此青绿》,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执笔的长篇报告文学《攥紧中国种子》等。

北岳文艺出版社原创产品研发中心主任、文学评论家王朝军总结出生态文学的“四个眼光”。他认为,生态文学面对的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人将自我客体化的自然。“我们看待自然的眼光,应该是把自然当作同类,形成对话和互应的关系。”“从自然的眼睛里去观察人、洞彻人,质疑人,发现人,乃至发明人和接纳人。”王朝军说。

王朝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长篇小说方面着力,并力争形成一条规范的生态文学生产线。”

希望出版社副编审、文化编辑室主任邢龙自工作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童书出版领域的生态文学,先后策划责编了张之路、牧铃、毛云尔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介绍了当下童书出版领域的生态文学现状,不仅比重大、市场反馈好,而且持续上升。在邢龙看来,“童书+生态”是无国界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作家从童书领域进入生态文学,助力生态文学繁荣发展。

《五台山》杂志主编闫庆梅介绍了杂志打造“新自然文学”专辑的基本情况和对“新自然文学”的思考。她表示“新自然文学”写作要实现认知、表达、形式的创新,期待作家能够从更广阔的维度去探索创作的更大可能性,以新颖鲜活的书写激发现代人寻找荒野的勇气,以真诚深邃的文字唤醒现代人回归自然的激情,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启发现代人的灵性以更美好的成长。

闫庆梅表示,今后将探索一条“特色办刊”之路,将处于零散状态的作者集结起来,在提升杂志水准的同时,推出更有质量的作品。

 多元合力共促,培育美好未来

近年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和山西省作家协会持续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学发展。多年来先后举办“环保潮”“生态汾河”“生态文明·美丽山西”等文学创作活动,组织“美丽中国·生态山西”创作采风活动和“大地文心·美丽书写”生态文学研讨等活动,推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生态文学作品,以文学方式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理念,山西生态文学创作展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势头。

目前,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环保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铺开,火热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成为生态文学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干部侯向军表示,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推动成立生态文学协调机构,探索建立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持续开展生态文学采风活动,继续举办“绿色读书月”等生态文学活动。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罗向东表示,山西作家协会将切实遵循、贯彻、落实《意见》,继续推进生态文学创作,不断组织山西广大作家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事件,积极探索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讲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山西故事。

相关参与方也纷纷表态要加入到繁荣生态文学创作的多元力量中来。谭曙方透露,山西散文学会将与大学联合,在高校学生当中开生态文学创作与研讨,培育山西生态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弘扬生态文学,山西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相信有着独特生态环境保护历程的山西,在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方面将大有可为、精品频出。

“我们愿意为作家朋友们创造条件,提供了解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机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相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立足广阔大地、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学事业一定会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迎来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明天。

原题: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山西篇章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