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我的帮扶故事|“巧合”背后隐藏“猫腻”

时间:2023-07-02    来源:中国环境APP   

“其实,去年520我也是在烟囱上过的,别有意义。”听旁边小伙谈起近年来的网红节日,我嘿嘿一笑,略带得意地插了一句,继续蹲在四十余米高的裂化催化排口上,扒拉废气在线监控设施的采样管线。1688284357703.jpg

随着在线监控逐渐成为非现场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监控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日益成为排污单位与执法部门“斗智斗勇”的矛盾焦点,而确保数据真实性的第一站——采样端,逐渐成为每一名执法人员必须经历的“初体验”。

怕是当然怕的,高的排口往往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我记得我第一次从采样口下来的时候,腿抖得站不起来,只好坐在台阶上,抱着栏杆,一级一级挪下来。想起自己的“初体验”,我到现在还“耿耿于怀”,那家企业老板现在看见我还拿这事笑话我。

在帮扶检查中,我不喜欢老老实实跟在大部队后面按部就班地检查,我关注更多的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可能一不注意,我已经爬上几十米高的采样平台上了。在某企业帮扶时,我发现了废气排放口采样法兰连接处的一个手动球阀阀门,企业辩称该阀门是在线设施进行全通路校准时,防止烟道烟气对标准气体产生干扰而设置的,但直觉告诉我,这中间可能有“猫腻”。果不其然,经现场试验,该球阀阀门关闭时,采样探头无法有效采样,导致空压机空转过载,进而造成在线设施故障的“巧合”。

在线监控检查中,排污单位往往以第三方需要从远处赶来为由拖延检查,在检查人员等待时打时间差,偷偷销毁、掩盖在线监控不正常运行的相关证据。这个时候就必须做到早想一步、快走一秒,提前做好企业排口、治理设施、生产工艺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到达现场后直奔要害,确保能够及时固定证据。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张店分局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