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来源:中国环境APP
“敢于动真格”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证,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反映出干部的政治觉悟、宗旨意识、实干态度和担当精神。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简短的20个字画出一幅好干部的“标准像”。近年来,一些干部在环保督察中被追责问责,在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各级干部更需要坚持按“好干部的标准”来对照检视,以实际行动确保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去存量减增量。
环保督察反馈交办的问题,整改要求都很明确,整改质量整改标准都很高,整改结果的验收销号也很严格,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各责任主体、责任人,都应该很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但从实际工作中看,一些干部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彻底,等靠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是墙头草,态度不明,主张不明;有的打太极,推来推去,含糊其词;有的唱空城,城楼观景,虚张声势。
明明大家都知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重要性,为什么还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笔者对照“好干部的标准”分析,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精神学深悟透,不能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没有把问题整改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任务,导致有不少干部在谈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时,总是理不直、气不壮,显得无所适从。二是对指出交办的问题存有质疑,认为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整改起来劳民伤财,不划算、没必要。三是与工作作风有关,工作精神状态不佳,不愿意挖根源找对策。有的问题解决起来费心劳神,有的还要做好思想工作,同时还可能面临追责问责,因而新官不愿理旧账,你盯得紧我就抓得紧,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做不到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实现不了整改一次造福千秋。四是形式主义思想作怪,面对督察反馈问题,工作指导思想出了问题,把整改片面化碎片化,想方设法在面上解决,做不到系统全面,使得有的问题看似解决了,实质是浮在表面,治标不治本,更没有举一反三,导致应付了事,甚至出现虚假整改。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各级干部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念。只有真正站到讲政治的高度抓问题整改,才能会打消一切疑虑。面对督察反馈问题,不仅整改态度要非常鲜明,还要以应有的政治定力、牢固的宗旨意识,把环保督察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考验来对待,作为打造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的实际举措来推动。
要有为民服务的人民情怀,把督察反馈的问题作为人民给出的答卷,把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践行“人民至上”的具体行动,把人民满不满意、赞不赞成整改结果作为价值取向和衡量尺度。题目答得好不好,要问策于民,不能搞内循环。只有站在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才能践行宗旨,问题整改才会清澈透明,不掺杂质。
要在督察整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上有思想准备,认识到强化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防止整改不紧不慢、蜻蜓点水,要做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时刻保持整改销号的激情。要敢于直面问题,主动担当作为,在矛盾面前不回避,歪风面前不让步,坚持求真务实、不玩虚招,真抓实干、不务虚功,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
要坚持问题面前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和稀泥,对督察反馈的问题,始终做到科学研究论证,全面复盘反思,认真汲取教训,拿出“长牙齿”的硬措施,挂图作战,日消月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不超时限、不越底线,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见底见效,实现整改一个带动一片,固化一方造福万代。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