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为生态作诗——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印象

时间:2023-07-04    来源:光明日报   

盛夏,青海湖碧波荡漾,青海湖畔花开璀璨。远望雪山逶迤,近看鱼鸟翔集,湖光山色间,诗意与浪漫在生长、蔓延。

6月28日至29日,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举行,80余位国内外诗人齐聚于此,通过公益课堂、主题研讨、创作交流、文学采风、诗歌朗诵等文学活动,展开文学与艺术的碰撞、交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诗歌与生态的联结是什么?6月28日下午,连日阴雨的刚察现出久违的晴空。在青海湖仙女湾,一场以“在全球生态语境下的诗歌写作与诗人的价值立场”为主题的研讨会如约而至。中外诗人畅所欲言,展开热烈讨论。

“我们应该反思并付诸实践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重获与小草的对话能力,恢复人与自然共振的通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以《重获一种与小草对话的能力》为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当前人类把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化、高科技化,而忽略了在心智上的养护,我们需要重新磨锐对真善美的敏感。

美国诗人、翻译家徐贞敏分享了儿时在大自然中生活的经历。在她看来,诗歌是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方式之一,“河流携带我们的生命,滋养我们的身体和内心……诗歌以不同的语言携带着河流。恒河流在诗人马吉的孟加拉文诗中,长江流在李白的中文古诗中,世界各地的河流通过诗歌在各种语言中流动。”

论坛间歇,草原上天气突变,风雨骤袭,敲击得帐篷猎猎作响。风雨声中,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打开了话匣子:“当我们谈论生态问题的时候,其实是以人为中心。当我们说保护环境,其实是在保护自己。当我们说拯救地球,其实是在拯救人类。”金石开认为,真正的以人类为中心,应该首先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是青海殷实的家底,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更是未来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底气。诗歌的形式与内涵,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青海湖诗歌节正致力于以诗歌艺术展现青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与作为。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着悠久的、深厚的、伟大的诗歌传统,而这个诗歌传统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一样,数千年来从没有被中断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怎样用诗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谈起本届诗歌节以“生态”命题的缘由,青海湖诗歌节组委会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解释,“希望通过‘生态’这样一个世界关注的议题,展现我们对生态的保护,对地球的保护。而对于诗歌而言,我们不但要继承古老而伟大的诗歌传统,还要有创新,从语言、形式等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更高的美学原则、美学高度。”

如何让诗“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诗歌要跨界要破圈,诗人不能仅仅躲藏在自己的象牙塔中,或困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诗歌要和社会各个层面发生更紧密的联系。未来,只要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议题,能够产生正面的、积极向上力量的主题,青海湖诗歌节都可以去尝试。”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青海湖畔的朗诵会上,诗人们融情于景,抒发在高原净土的所见所感。用诗歌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用诗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成为本届诗歌节中人们的共识,青海湖诗歌节交出了一份文学艺术与生态保护交织而成的答卷。

作为青海省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青海湖诗歌节自2007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累计有160多个国家1400余名诗人赴青海参加诗歌节。青海湖以诗为媒,搭建起了一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目前,青海湖诗歌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诗歌节之一。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